程嘉等返郯未歸,潁川諸士先達。
因了荀貞此前的交代,被遣去潁川辟召諸士的州使在剛入郯縣境后,便即派人去州府報聞,荀貞聞之大喜,親帶著府中的諸潁川人出城相迎。
較之辟魯肅、諸葛瑾、周泰等人時,或單人而來,至多兩人同至的情景,從潁川辟召來的士人可謂“成群結隊”。
荀貞在城外道上遠望之,只見迤邐行來的隊伍長達數里,春風綠樹間,車蓋相連,前有州騎導路,后邊甲士扈從,塵土飛揚,情狀盛美,心中歡喜,笑顧隨他出迎的戲志才、荀衍、荀彧、荀攸、陳群、辛璦等說道:“掌州以來,常苦士用不足,今鄉里諸賢至,徐土不足治也!”
跟著荀貞出迎的都是潁川人,所以荀貞才會說出“常苦士用不足”、“徐土不足治也”這種心里話,說到底,對徐州的士人再親用、再重用,也還是比不上家鄉的士人用著放心。
荀攸笑道:“王如周文,霸如齊桓,皆待賢者而成名,鄉中諸賢今至,明公之名可以成矣!”
卻是在用人上,荀攸等亦與荀貞同感。
不多時,潁川士人們的車隊行至近前。
看到荀貞在此等候,前邊引導的州騎趕忙停下,往后通傳。
州使與諸車隊中的士人們紛紛下車,上前來與荀貞等人相見。
荀貞看去,見行過來的士人有二十余,有的褒衣博帶,方步整嚴,有的黑服裹幘,按劍昂然,有的則廣袖折巾,一派名士風流。荀貞越看越是更加歡喜不已,喜由心出,顯露於外,他笑容滿面,快步迎接,邊走邊笑著說道:“候諸君久矣,候諸君久矣!今終至也,今終至也!”
戲志才等在后邊跟上。
荀貞邊走便細看,見諸多士人中最當先的一人年有四旬,儒服高冠,姿貌偉美,與荀彧兄弟有數分相像,卻正是荀彧的從兄,荀氏八龍中大龍荀儉之子荀悅。
荀氏族中,荀貞、荀彧這一代里邊,如論雄才武略,自是荀貞,如論實務之才,可稱荀彧,如論奇謀深算,當是荀攸,可如論治學,卻是荀悅第一。
荀爽過世之后,於經業治學上,荀悅現已是荀氏族中的門面人物了。
數年前,荀貞討董之后回廣陵,荀彧等相從而行,但荀悅因性格沉靜,喜好著述之故,所以不想離家遠行,因而沒有跟荀貞去廣陵,而是留在了潁川。
這次荀貞遣人去潁川辟士,為了能把荀悅請來,特地給他寫了一封信,讓使者面呈。
荀貞在信中寫道:“海內兵亂,潁川四戰之地,不能獨善,今徐州已定,兄如來,弟當為兄治靜室,聚州儒,集典籍,供兄以旦夕談論,沉心著作。鄭公在南城,如欲見謁,一日可至。”
因了荀貞的這封信,荀悅遂與族中的數名子弟,以及別的潁川士人一起,來了徐州。
在這次來徐的諸多士人中,荀悅年紀較長,名望又重,而且還是荀貞的族兄,所以諸士都自覺地落在他的身后,讓他行在最前。
荀貞喜顧荀衍、荀彧、荀攸,說道:“大兄來矣!卿等快與我趨迎之。”
荀衍、荀彧、荀攸忙加快腳步,與荀貞一起,上前與荀悅見禮。
荀悅站定,分別對荀貞、荀衍、荀彧回禮,把荀攸扶起,神態安詳,和聲說道:“與三弟數年未見了!公達,你有些消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