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點了點頭,說道:“卿意與我合。”又問許仲道,“攻卞時,卿欲如何擊之?”
許仲答道:“顯意圍卞三面,闕其南邊。”
荀貞笑顧戲志才、荀攸等人,問道:“君卿此意如何?”
戲志才笑道:“正與主上意同!”
荀貞笑道:“君卿今用兵之術,差可一敵國矣。”
為何要圍住卞縣的東、北、西三邊,而空出來南邊不圍?
這卻仍是為了迫使卞縣的黃巾向西撤逃。
卻是說了,既然是想要迫使卞縣的黃巾向西撤逃,為何圍住西邊,而空出南邊?
這乃是因為卞縣的南邊是泗水,也就是說,卞縣和汶陽都在泗水的北邊,正常情況下,逃跑的部隊只會走陸路,而不會主動再去渡水,如果把卞縣西邊空出來,那么從城中逃出的黃巾即使向西逃出一段,之后仍會折向北邊,往汶陽方向去,只有把西邊堵住,使他們西去無路,才能逼使他們渡泗南下,從而不得不去和西南邊的騶縣黃巾會和。
如此,也才能達成驅趕黃巾西入東平、任城的作戰目的。
卻又說了,既然荀貞又不是要全殲魯國黃巾,而只是想把魯國的黃巾趕去任東平、任城,從而可以得到入境兗州的借口而已,那么,何不直接進攻騶縣,只要能將騶縣的黃巾逐往西行,豈不是就可以順利地達成目的了,又何必再去進攻卞縣的黃巾?
這卻是出於兩個緣故。
首先,既然打出的旗號是幫助豫州剿滅魯國黃巾,那么就不能只打騶縣一地的黃巾,否則就會太說不過去,便是因汶陽稍遠之故,不去打汶陽,至少也得把卞縣打下才行。
其次,魯國黃巾雖有十余萬之眾,可并不是都在卞、騶、汶陽三縣中的,屯於此三縣內的只有五萬多人,其余的或在魯縣城外,或分布於魯北、魯中的鄉野中,單拿出騶縣來說,此縣只有兩萬余黃巾,戰卒不過數千,這點人數太少了,就算是悉數將之迫入到了兗州境內,也形不成許仲繼續帶兵追擊的借口,故而,至少得驅兩城黃巾,有個四五萬人,戰卒萬余,看起來聲勢不小,許仲才有繼續追擊的理由,也才能繼之其后,進入兗州。
對許仲的戰術安排,荀貞頗為滿意,指點地圖上的汶陽地域,交代許仲說道:“擊卞之時,汶陽的黃巾如果不動,卿也就不必理會,如果他們往援卞地,則卿可一并驅往西行。”
許仲應諾。
荀貞又說道:“孫侯傳書來時,隨書同來的還有一封信,在信中他說:數日內他就要發兵攻陳,為防梁國援救,他要調韓當、孫河兩部的主力進攻梁境,所以,此次剿滅魯國黃巾,他只能調數百部曲,由孫河統率,從你入魯,為你輔佐。孫河現已從蕭縣拔營,正向陰平趕去,你見到他后,要以禮相待,他畢竟是地主,入到魯國境內后,要多問他的意見。”
許仲應道:“是。”
“卞、騶之敵,由卿自專,騶縣克后,入兗之前,我當親至,在我至前,卿多與志才商議。”
許仲應道:“是。”
“此次擊魯,以志才為你軍師。……奉孝,你也從軍入魯吧。”
郭嘉應諾。
荀貞又對許仲說道:“周泰、蔣欽皆猛武士,聞我將用兵於魯,數請戰,便讓他兩人以佐軍司馬亦從卿擊魯吧,臨敵陣上,卿可略試此二人之軍略武勇,回稟與我知。”
許仲應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