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時,稱下邳地區為淮北地。
彭城北控齊魯,下邳南蔽江淮,與彭城一樣,下邳的戰略地位也很重要。戰國時,蘇代對齊王說:“有淮北,則楚之東國危。”蓋因淮南襟要多在上游,故東楚為下邳控扼。
陳應現為州府里的“部下邳從事”,在來下邳的路上,荀貞已經問過他下邳郡的吏治問題,并細問過荀彧下邳郡近數月來的政事如何。
如與朝中相比,荀彧現今在州中的權責就好比朝中的尚書令,一應郡縣政事,無論大小,悉由他總掌,而主管州中監察的“州右部郡國從事”文直則近似朝中的御史中丞。
“中丞”又叫“中執法”,其職在“兼典蘭臺秘書,外督部刺史,糾察百僚”,是監察之官,——既是監察之官,卻為何“兼典蘭臺秘書”?看似有點奇怪,其實不然,蘭臺秘書自然包括律令圖書,正是為了讓御史中丞能夠在監察百官時有章可循,照章辦事,所以才會使之“兼典蘭臺秘書”,州府里和律法、“故事”有關的圖書、檔案亦是由文直兼領的。
“右”者,掌領諸“部郡國從事”之意也,史諾、呂岱、陳應等都是文直的下屬,平時各郡縣有什么吏治上的事情,比如貪腐之類,他們都是向文直匯報,以及豪強大族如有違法事而郡縣不管者,亦監報之,然后視涉事吏員品秩之高低、所犯事情嚴重性之大小,文直或上報給荀貞,由荀貞決定怎么處理,或直接行公文給地方,叫地方依照制度章法懲處、糾改。
是以,對東海、彭城、下邳,包括廣陵、瑯琊諸郡的吏治,荀貞并不是巨細皆知的,因也才會這次行州,每到一郡,他都要召負責監察這個郡事務的“部郡國從事”,詳問此郡的吏治。
陳應是下邳人,荀貞用下邳人來監下邳郡,這是在顯示對陳登一家的特別恩信。陳應沒有辜負他的信任,不但在刺舉郡中吏員上兢兢業業,而且在監察郡中豪強上亦不徇私情,包括他“同歲”家違法亂紀的事都秉公無隱,荀貞對他的工作態度和作風很滿意。
同歲,即同年被選舉,與后世的“同年”是一個意思。同歲得到州郡選舉者,如孝廉、茂才,尤其是地域相同的,往往彼此關照,互相提攜,甚至編有“同歲名”,即同歲的名錄。
陳應不隱瞞同歲家觸法的事,可謂大公無私了。
對下邳的吏治、治政,荀貞本就有整體上的了解,在細問過陳應和荀彧后,更是不止大的方面,小的細節也清清楚楚,數月來樂進治郡的長與短,優與過,皆了然於胸了。
和邯鄲榮的以法家治郡,行權術之道較之,樂進久在軍中,治郡一如治軍,乃是用軍法治郡,又因他性本尊重士人,后又在這方面更進一步受到荀貞的影響,在對待士族上,頗為禮重。
邯鄲榮聽察精敏,施政深刻詭譎,士、豪犯法,纖微必究,爪牙有過,恕之輕罰。樂進理事,凡有舉措,先宣示明白,然后依之而行,無論親疏,違即依法行懲,如事及士人,或稍原宥。
邯鄲榮、樂進這兩種不同的理政風格,在荀貞看來,都有值得肯定的一面,同時也都有缺點。人與人的性格不同,做事的方法也就會不同,只要優大過劣,能把郡治好,不引起廣泛的民怨,對他們的缺點荀貞便都可容忍,至多提點兩句,糾正一下太過火的地方。
到了下邳縣中,進入郡府,荀貞登堂而坐。
樂進與下邳丞李儒、下邳都尉何儀是“地主”,西向坐,荀彧等的坐席與他三人相對。郡府的大吏們如主簿、功曹、五官掾等等各按年齒、地位坐於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