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下相見,問過姓名,此人果是劉繇。請大家搜索(書迷樓)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
荀貞揖而笑道:“君入徐月余,吾數請而不得君至,至今方得一見,吾思之久渴了!”
陳瑀在旁笑對劉繇說道:“將軍至縣,過縣寺不進,先造訪君,對君確是思渴。”
劉繇知道荀貞來淮浦,但沒有想到荀貞才進淮浦的縣城,居然連縣寺都不入,直接來造訪他,還禮答道:“鄙鄉賊亂,繇不能佐州定平,棄家南來,已是深慚,復有何面目拜見將軍?”
劉繇在被朝廷除為侍御史之前,是在青州州府任職,所以有“不能佐州平定”之語。
荀貞說道:“吾與君雖是初見,然久聞君名,君之德、能吾略有知,君此言太過自謙!”
劉繇請荀貞等登前院的正堂。
正堂不大,坐不了太多人,荀貞只帶了荀彧、戲志才、張昭等數人入內,把余人皆留在院外,樂進、淮浦長吏、陳瑀兄弟也坐陪堂下。劉繇來淮浦時,除了帶著妻、子之外,還帶了幾個用慣的親近仆、婢。荀貞等坐定不久,自有婢女奉茶湯。
劉基年歲太小,本是無有資格相陪的,荀貞喜歡他的可愛穩重,特地把他也叫進來,令坐在自己的席邊,看著劉基小大人也似,一本正經地坐好之后,他笑對劉繇說道:“吾子季夏尚幼,吾唯望待其年歲稍長后,能與令郎一樣,少而知禮,使人觀之則喜。”
劉繇說道:“犬子無狀,焉敢受將軍贊譽。”
荀貞笑道:“貴鄉多士,太史子義篤烈,左子邑善書,又有李、王諸姓,俱郡名族,未知諸士之,最優者何人?諸姓之,最盛者何族?”又笑道,“料以諸姓,當以君家為盛。”
左子邑即左伯,善八分書,又甚能造紙,其所造之紙便是鼎鼎大名的“左伯紙”,與張芝筆共為書家妙品,蔡邕每作書時,非左伯紙不妄下筆。云臺二十八將之一的李忠是東萊人,其族裔在東萊繁衍至今,頗為興盛。王氏亦東萊大姓,王豹、王翁兄弟各有聲名。當然,話說回來,王、李雖為大姓,起劉繇家族卻還是相差甚遠的。
劉繇答道:“方今兵亂,能為朝廷清平海內的便為佳士。至若名族,袁本初在冀,袁公路在荊,陳元悌在揚州,君牧徐,曹孟德在東郡,君兄守九江,鄙鄉諸姓,何如將軍州里!”
袁紹、袁術、陳溫、曹操都和荀貞一樣是豫州人,換句話說,現今海內諸州,富庶的地方大半為豫州人所控,故此,劉繇有此一答。
先是荀貞道相思之渴,劉繇以“不能佐州平定”作答,繼而荀貞稱贊劉基,劉繇又客套回答,再之后劉繇又以“清平海內的便是佳士”以及“鄙鄉諸姓,何如將軍州里”來回答荀貞與他拉關系的問話,便是再不敏感的人,此時也察覺出了劉繇對荀貞似有抵觸心理。
荀貞撫髭須而笑,稍頃,說道:“君言甚是!海內鼎沸,士自當以能芟亂除暴者為善。”
坐談不移時,荀貞起身告辭。
劉繇送荀貞等到院門口,止步不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