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秘欣慰地點了點頭。
羊琮告辭,回到坐騎邊兒上,翻身上馬,帶著護從返回蓋縣城外的營中,到得營中,果以“今各有主”云云回復荀成。荀成聞之,頗為嘆息,對郭嘉、高堂隆等說道:“伯深,忠義士也!”
羊琮又將羊秘最多一天后就能到達蓋縣境的情況稟報給了荀成。
荀成召陳午、孫觀、吳敦三人來會,給陳午下達軍令:“羊伯深領泰山援兵將至,陳校尉可引本部兵,潛行出營,設阻道上,使不能近蓋縣城。”
陳午接令。
荀成問孫觀、吳敦:“城中可有回書?”
孫觀、吳敦依計行事,於前天晚上暗射箭書給城內,詐言臧霸、昌豨反叛,現正轉攻東海郡,而下的荀成營里軍心大亂,已經接到了荀貞的檄令,命他們三日內拔營還瑯琊,他兩人擔憂回到瑯琊后,荀成會把他二人給殺了,所以請降應劭,愿為韋溫內應,共擊荀成。
前晚射的箭書,昨天一天,今天一天,若是今天還收不到城內的回書,那么此計就算失敗了。
孫觀搖了搖頭,說道:“還沒有。”
荀成沉吟了下,又令人召請王融來。
不多時,王融來到。
王融正當壯年,今年三十七歲,平時的言行舉止,行事作為,有他的從兄王匡之風,仗義疏財,結納豪杰,亦一尚氣任俠之士。
荀成對他的態度很親和,親自出迎,不叫他行禮,攜手入帳中,并席而坐,笑談片刻,荀成說及正事,說道:“記得曾聞君言,君與韋校尉舊識?”
“融年少時,便與韋校尉相識了。”
“可有把握勸降於他?”
王融面現難色,說道:“實無把握。不瞞將軍,融如有勸降他的把握,又何需等將軍親問?早就主動為將軍分憂了。韋溫此人,生性頗拗,是個不知變通的,早年他仕縣為吏,縣中長吏為仇家所誣,他被嚴刑拷打,卻始終不肯說出半個對長吏不利的字,長吏因此得被釋無罪,而他也由是揚名。以此推斷,便是融親入城招降,他料也定不會從。”
荀成贊道:“又一忠義士!”
既然王融不能招降,也就罷了。卻在這天晚上,荀成幾乎已經放棄計取蓋縣了,只是出於做戲做全套的緣故,仍是令部曲整軍,裝出次日便要拔營撤軍的樣子,二更時分,孫觀、吳敦急匆匆趕來上報:“城中有回書來了!”獻上韋溫的回書,荀成覽罷大喜。
韋溫終是相信了孫觀、吳敦所言,在回書中,與孫觀、吳敦約定:等荀成撤兵的時候,他會帶兵出城追擊,要求孫觀、吳敦在那個時候叛亂響應。
荀成笑對郭嘉說道::“韋溫小狡,此必是於城中高處見我軍真的在收整輜重,有撤退之意,這才相信了孫、吳二君的話。”
郭嘉笑道:“縱是小狡,已入將軍彀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