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為使韋溫更加相信,不致臨時變卦,荀成令部曲把營壘燒掉,以示不再有圍城之意,然后才統帶孫觀、吳敦部次第返行。行軍十余里,斥候來報,韋溫果然領兵追擊。荀成立即命各部停駐,轉向列陣以迎擊。韋溫軍到,遙見荀成部陣列嚴整,他頓時生疑,卻為時已晚。
荀成提前布置了孫觀部埋伏在后,這時一并俱起。韋溫軍前有荀成、吳敦迎擊,后有孫觀部掩殺,前后受敵,被兩面夾擊,戰未及半個時辰,即大敗而潰。韋溫被擒,殘部奔北。荀成沒有追殲奔逃的蓋縣殘兵,疾揮兵猛進,復至蓋縣城下。此時的蓋縣城中已經沒有多少守卒,主將韋溫又不在,城中大亂,有兵吏反叛,縛了蓋縣的長吏、縣丞,大開城門,請求投降。
荀成沒有入城,而是遣了孫觀領本部入城受降,王融也跟著孫觀入了城中,協助安撫軍民。
這邊蓋縣方克,那邊陳午傳來軍報:已與羊秘所督之泰山援兵遇上,兩下展開交戰。
荀成笑對羊琮說道:“叔圭,還好汝兄所將之泰山援兵晚來一步,否則,這蓋縣城到底能不能被我軍輕松克取,尚未能言也。”喚帳下吏,“帶韋校尉來!”
韋溫被捆得結結實實,由十余甲士帶來。
擊破韋溫部之后,荀成忙著克取蓋縣,一直沒空見韋溫,此時見到,拿眼看去,見韋溫方面長髯,體量雄壯,一見之下,便即心喜,令人給他解綁,笑道:“久聞校尉大名,今日一見,名下無虛士!”又說道,“聽說校尉與子長是舊友,子長剛去了城里,等他出來,校尉可與子長敘敘舊誼。”態度很殷勤和藹,卻是因聞王融所說,敬重韋溫忠義,起了招納之意。
韋溫還沒有來得及答話,一人從荀成身后轉出,說道:“嘉有一議,奉與將軍!”
說話之人,正是郭嘉。
荀成納悶心道:“奉孝緣何此時開口,打斷我與韋溫的說話?”
他招降韋溫之意,諸人皆能看出,郭嘉此時出來獻策議,確是有些不合時宜,但在聽了郭嘉所獻之策議為何之后,荀成即了解了他為何會打斷自己與韋溫的說話。
荀成問道:“中郎有何高議?”
郭嘉說道:“凡克敵之術,威勢為重。蓋縣小城,猶自守數日,待擊奉高,敢請試問將軍,多久可以下之?”
荀成說道:“這……,不好說。”
郭嘉說道:“嘉所獻之議,明將軍如采納之,奉高或會不戰而下。”
荀成大喜,問道:“是何議也?”
“明將軍可盡斬韋溫、守軍中秩在比千石以上者,及蓋縣的長吏、縣丞諸輩,傳檄泰山諸縣,明告喻之‘圍而后降者不赦’,以震怖其心,則敵城雖堅,不難取也!”
韋溫聞言色變,怒道:“溫為主將,斬我一人可也!軍中諸吏何其無辜!”
郭嘉瞥了他一眼,沒有搭理他,轉回視線,看著荀成,靜靜等待他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