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志才笑道:“吾與公達所笑者,是奇劉將軍竟也能用詐計。”
荀攸笑道:“劉將軍素以仁厚著稱,今觀其捷報,卻不意他也會出奇用詭。”
卻是:劉備提兵到了任城縣后,先是與陳褒合營,繼之不久,在半個月前,也即荀成、臧霸會師於牟縣城外的前后,眼見泰山郡的形勢岌岌可危了,劉岱終於決定發兵,援救泰山,為阻其進兵之路,荀貞傳檄給劉備,命他率本部北至樊縣安營布陣。
樊縣屬任城國,北鄰東平國。劉備的兵馬在這里一駐扎,陳褒、劉備、江鵠三營就連成了一線。他們這一條防線,正擋在了泰山郡與兗州腹地之間,是劉岱、鮑信援助泰山的必經之地,不把他們擊破,劉、鮑的兵馬就無法抵進泰山,——除非走濟北國的北部,可濟北國境內現今黃巾數萬,這條路顯是難走,幾無可能。
於是,鮑信親帶兵,擊東平國內的江鵠營,劉岱所發之援兵則攻打任城國內的劉備、陳褒營。
四天前,荀貞接到了江鵠的一道軍報,乃是江鵠小敗於鮑信。
在東平國,江鵠得到東平相李瓚的相助,與東平國的郡兵合兵一處,計有四千余人,而鮑信帶去援泰山的部曲只有兩千余,江鵠性子悍勇,自恃兵多,打算全殲鮑部,便遣兵斷了鮑信部的退路。鮑信偵知后,對部曲說道:“細眼兒向有悍名,今吾軍退路為其所斷,不死戰,則吾輩死無遺類矣!吾聞之:狹路相逢勇者勝!”其部曲戮力,於禁等沖鋒陷陣,而江鵠這邊,其兵馬雖眾,可他卻難以順暢地指揮東平國的郡兵,最終小敗,然而鮑信也沒能破其營。
或許是受了鮑信這一場勝利的鼓舞,劉岱所發之援兵對樊縣之劉備、任城縣之陳褒發起了猛攻。進攻劉備營的兗州主將且還分兵劫劉備的糧道,搶走了一批從合鄉送去給劉備的糧秣。劉備部中的軍吏有些為此驚慌,劉備倒是鎮定自若,大概在經過與長史殷純、都尉卓膺、司馬士仁、掾屬棧潛等的商議之后,反決定借機用計,即戲志才、荀攸所言之“詐”和“奇詭”。
在前天夜間,劉備假裝糧秣不繼,燒了營寨,偽做要撤退回任城縣。進攻他這一營的兗州主將發現后,上了他的當,立刻帶兵追擊,進入到了劉備提前設下的伏擊圈中,為劉備所敗。
劉備取勝后,沒有追殲敗北的敵兵,返回到了樊縣,仍舊筑營堅守。
荀貞適才接到的那封劉備送來之軍報,所講的便就是他擊敗敵兵、仍固守在樊的經過。
聽了戲志才、荀攸的話,荀貞也不由笑了起來,說道:“玄德老於行伍,屈指算來,中平元年至今,他亦是已征戰十載了,沙場臨敵,稍稍用奇,何足怪也!”
荀貞卻是不知,劉備也是不知,那個中計的兗州主將之所以會上當,實際上正是因為受了劉備此前名聲的迷惑,當他要帶兵追擊劉備時,他帳下有吏恐這是劉備之計,上言諫止,這個主將卻不以為然,反駁說道:“奇非智將不能出。劉玄德雖為鎮東所愛,而素來不曾聞他有何智謀,況且今他趁夜燒營寨而遁,亦足可見去意之真,必非用計。”因此這才中伏戰敗。
荀貞沉吟稍頃,對戲志才、荀攸等說道:“卿等以為玄德在軍報末尾所言之事可行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