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引眾北上,沒有行軍太遠,當夜五更便即這折回的消息傳到許顯的營中。
孫康與許顯別營而駐,聞訊之后,立刻驅馬感到許顯營外,入營進到帳中。
許顯正在帳內,與僚佐、軍吏討論曹操北上而后折返之事。
見孫康來到,許顯問他:“校尉以為曹東郡這是想做什么?”
孫康已有定見,侃侃說道:“曹東郡詐言北擊東平,但未出任城國界,他就星夜折返,以康之見,他這明顯是在誘我出營,而其實欲襲者,是任城縣也!於今將軍與陳褒、劉備皆領兵在外,任城空虛,曹東郡一鼓可拔之。將軍宜領兵急回。”
許顯顧問左右,眾人都是這個判斷。
許顯卻自有主張,他不慌不亂,撫須而笑,從容說道:“我日前派人呈送軍報於主公后,主公遣使,秘來營中見我。那使者對我說,曹東郡多疑,主公斷定,他一定會出營之后,裝作折返,以此來試探我部;現今任城縣中的兵馬雖然不多,但是城池堅固,曹東郡就算去真的去攻任城了,料亦難以速克。他如真的折返,主公教我等不需理會,依前計行事便是。
“今曹東郡果然返還,主公真天人也!”
竟不聽從孫康等人的建議,不肯撤兵。
曹操領兵返還,遣派斥候,細細打探許顯等徐州將校東向,行到十余里,斥候紛紛回來稟報,卻是許顯似無知悉,居然駐營不出。
整個徐州兵營,在深沉的夜色下悄寂無聲,儼是除掉警戒的兵卒外,全軍盡在酣睡。
曹操放下了心,得意地摸著胡須,笑與程立、夏侯惇等人言道:“荀鎮東中吾計矣!”
復引兵折回,設伏於許顯北行的必經之道。
次日天亮,灑出在外的探馬絡繹馳歸,一道道的軍報,如似鼓催,呈到曹操面前。
許顯領眾出營。
許顯部行至二十里外。
許顯部將至設伏的地點。
曹操登上高處,遙遙眺望,看見數桿軍旗在前引道,許顯部的徐州兵馬終於迤邐來至。
頭前的先鋒,已經入了曹兵的埋伏圈。
曹昂、夏侯惇等相繼請戰。
曹操不許,只叫他們安撫戰士,嚴禁接頭交耳,不許一人、一馬出聲。
直耐心地等到許顯的將旗也進了曹兵的包圍圈,曹操這才斷然下令:“擊鼓!進攻!”
鼓吏握著鼓槌的手,都緊張地出汗了。
他們聽到命令,幾乎是同時,甩開胳膊,奮力地把鼓槌擊打在鼓面上。數十面鼓聲,一時俱響。
時當下午,風過林梢,吹過遠近的沙丘、林木,就如掀開了一層厚厚的帳幕,成百上千的曹軍兵卒冒出頭來,踏著急促的鼓點,喊聲震天,殺向落入埋伏的徐州士兵。
夏侯惇率部在左,弓矢如雨;曹純領騎從右邊出,馬蹄奔騰。
兩下夾擊。
仿佛無備的許顯部兵卒,這時卻臨危不亂。
部隊兩側的兵士,舉起盾牌,抵擋曹兵從山丘上沖下來的攻勢;部隊前方的兵士,緩緩地向后撤退,后方的兵士,則展開隨軍的輜重車,很快就列成了一個弧線沖外的半圓陣型。
曹操見到徐州兵的此種狀況,心中不覺大驚,想道:“看那徐州兵的應對舉措,有條不紊,哪里是無有防備,分明是早有戒心!哎呀,卻不是荀貞之中了我計,莫非是我中了他計?”
有一曹軍的弩手,倒是運氣上佳,一箭射去,本是胡亂而射的,恰好中了許顯的將旗。
繩索被弩矢射斷,將旗滑落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