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了防止軍心不穩,以及如果被濟陰太守吳資太早知道他準備撤回東郡的話,吳資可能會首先棄定陶而逃,引起荀貞的警覺,所以直到拔寨西撤的時候,才遣人赍信去通知吳資。
受任給吳資送信的,是曹操的帳下吏朱臺。
上回給鮑信送信,也是朱臺去的。把信送到,朱臺休息了下,當天就回乘氏給曹操復命了,并沒有參與壽張的守城之戰,是以鮑信雖然陣亡、萬潛雖然投降,他卻是安然無恙。
是夜,云遮星月,路不好走,朱臺出了曹營,走了一截路后,不小心馬失前蹄,摔了一跤,把他給摔得頭暈眼花,七葷八素,胳膊差點折斷。於是,朱臺索性找了個背風的土丘,挖了個洞,在洞中睡了一晚。次日乃行,才再往定陶而去。到定陶時,已是兩天后了。
將信奉給吳資。
吳資打開一看,驚駭失色,忙不迭問朱臺,說道:“曹公何時撤的兵?”
“兩天前。”
“怎么現在信才送到?”
朱臺心道:“我辛辛苦苦,道上風塵仆仆,累死累活,信給你送到。你不給些賞錢,反而耷拉下臉,惡言惡語的。干什么?訓斥我么?”答道,“小人日夜兼行,已是盡了最大的能力了。”沖吳資行個軍中禮,說道,“信已給府君送到,小人告辭。”轉身出去,自追曹軍。
吳資呆呆地在堂中坐了片刻,猛然起身,連聲喚堂外的府吏,命召主簿、功曹等大吏來。
主簿、功曹很快來到。
吳資把曹操的信,給他們看了,說道:“曹孟德不聲不響,竟就這么逃了!把咱們丟在這里。定陶城,是守不住了。你們立即帶我的軍令,去城外營中,召聚兵士,咱們也趕緊走吧!”
主簿、功曹面面相覷。
功曹問道:“走往何去?”
吳資已有主意,說道:“西去東郡,投曹孟德。”
前邊他剛責備過曹操不地道,拋棄他們不顧;緊跟著卻就又說去投曹操。前后言語矛盾,主簿、功曹不解其意。主簿問道:“曹公既已棄明公而逃,緣何還去投他?何不南投陳留?”
吳資說道:“張孟卓是個長者,對待朋友,那為人處世,的確是好,沒什么可說的!但他不懂兵事,且陳留與咱濟陰一樣,亦無什么山川險隘,南有孫文臺,東有荀貞之,我料張孟卓必是守不住陳留的。東郡則不然,依大河為阻,背靠袁本初為援;孟德雖逃,兵且數萬,他肯定是能守住東郡的!他棄我等而逃,固然不義,但從前途著眼,東郡遠勝陳留。”
主簿與功曹兩人聽了他的分析,俱皆服氣。
主簿說道:“明公遠見卓識,我等不及。”
功曹、主簿兩個,遂出府,去到城外的營中,傳達吳資的命令,集合士兵,打點輜重,預備撤退。吳資的部下,而今多是新卒,泰半都是附近鄉邑的鄉民,聽了吳資要去東郡,他們不愿背井離鄉,趁著主簿、功曹等府吏和營中的軍吏收拾糧秣等軍需的機會,起初三三兩兩,后來成群結隊,逃出營外,各奔家中去了。等到主簿、功曹聞訊,營中兵士已逃走了三成。
亡羊補牢,未為晚也。
主簿、功曹趕快命令軍吏,讓他們嚴守營地的各門,再有敢逃跑者,行軍法殺之。
仍有兵士想走,連殺了十余個,將他們血淋淋的人頭掛在轅門,這才止住了逃跑之風。
用了多半天的時間,終於把輜重等物都裝上了車,連帶著吳資這幾年在濟陰郡的積蓄十余車,總計三百多車。
功曹、主簿都是定陶本地人,先取了自己的家中妻子老小,然后請了吳資一家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