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謬了?”
“我與荀鎮東無冤無仇,我為何要與他為敵?我不是與荀鎮東為敵,我是與不臣天子、狼子野心者為敵,是與犯我兗州、苦我兗民者為敵!”
張超說道:“哦?”
“荀鎮東無故而犯我兗州,他想干什么?我聞傳言,說鮑君允誠,守衛壽張之時,召集將士,鳴鼓樹旗,涕淚滂沱,語聲慨然,與將士們言道:‘荀貞之,是又一董卓也!’此言誠是!荀鎮東要做董卓,我為漢家臣,自當為漢室盡忠!我兗近年數經兵亂,黃巾過處,郡縣殘破,民已悲苦,而荀鎮東復來侵犯我土,殺我兗民,我何能坐視?我為兗人,自當為兗人守土!”
在座的諸人,多是陳留的士人,陳宮話音方落,即有數人拍手喝彩。
一人說道:“公臺真是我兗的忠直之士!讓不才,敢請愿與公臺共御外侵,誅戮悖逆!”
眾人看去,說話這人三十多歲,形貌俊朗,頷下美須,坐於諸人中,如白鶴昂然,極有矯矯不群之姿,乃是陳留浚儀縣人,名叫邊讓,字文禮。
又一人說道:“公臺的忠正之氣,天日可表,谷雖庸碌,亦敢請附驥尾,為我兗盡微薄之力!”
這人的年紀大點,四五十歲了,乃是陳留圉縣人,名叫蔡谷,是當今大名士蔡邕的從弟。圉縣前些天被孫堅給燒了個干干凈凈,蔡谷的家也毀於火中,比之邊讓,他的語氣更帶憤慨。
諸人中余下的那幾位,陳留尉氏人阮敦、阮瑀、濟陰定陶人董訪等等,也都各自表態,皆對陳宮贊譽不已,愿意與他共心協力,佐助張邈,一起抵擋荀貞的侵略。
堂外月光明亮,堂中群情激昂。
張邈遂於次日修書兩封,遣了兩個親近的軍吏,喬裝打扮,南下混入豫州,一往南陽,赍與袁術,一往汝南郡的汝水南岸,與呂布送去。
……
濟陰郡,定陶縣。
仗打到現在,攻兗的這場戰事基本已告一段落。
事實而言,山陽、濟陰兩郡之得,已是超乎了荀貞於戰前所存的期望。
現在,徐州軍的各部經過幾場鏖戰,已經都很疲憊,沒有余力再繼續發動大規模的進攻,同時孫堅亦不能再給荀貞太大的幫助是其一。
曹操的部曲尚有數萬,東郡的東邊并有黃河天險,是其二。
如再進攻東郡,袁紹有極大的可能會馳援曹操是其三。
綜合這三點,因此,荀貞在反復地考慮過后,已於日前,做出了此戰到此為止的決定。
戲志才對此,沒有再提出不同的意見。
總而言之,接下來,荀貞的重點就要放到安撫已得的兗州各郡縣之新地盤,收攬這些郡縣的士心、民意上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