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少年的臉一下就紅了,慌忙把眼轉開,看了下院邊的果樹,仰起頭,又佯作望天。
這一幕被荀貞看到。
荀貞心中一動,想道:“要說起來,孔明與蔡珺的年紀還算相當,孔明大概只比她小了兩三歲。我正愁無法安排蔡珺,孔明要是傾慕於她,兩人可稱佳配,我倒可撮合一二。只是孔明與我女已定婚約,這蔡珺雖飄零孑與,亦名家女也,或也定是不會愿受委屈,這就為難了。”
那少年便是諸葛亮。
因了荀貞的邀請,諸葛亮兄妹現與季夏、阿左,特別是季夏,常在一起玩,早已是與荀貞的家人無異了,是以,諸葛亮也隨著陳芷、諸葛瑾在荀家出迎荀貞。
時下男女,十三四歲結婚的多的是,就算嫌早,晚個一兩年再結婚,也沒關系,不影響諸葛亮與蔡珺先發展發展感情。
卻說陳芷等人迎了荀貞入到后宅,諸葛瑾等各散去,為便荀貞洗沐,諸葛亮把季夏抱了去。
陳芷把蔡珺安頓下來以后,來問荀貞,蔡珺為何跟他來徐。
荀貞才剛洗沐過了,把來龍去脈詳細地與陳芷說過,末了,喟嘆說道:“蔡公身死朝中,長女蔡琰流落賊兵中,下落不聞,小女兒蔡珺,復為文臺兵所掠,一家三口,命運坎坷!於下天子為亂臣挾持,州郡戰亂不已,以蔡公之高名,以蔡家之高門,猶且難以自保,況乎尋常的百姓小民?少君,也知何時,這天下才能結束亂局,復歸一統,還百姓以安寧!”
陳芷確實是挺了解荀貞的,知他向來是以百姓為念,聽了他這番的感慨之言,說道:“夫君不是說為漢家重定天下,是夫君的志向么?只要持之不懈,還百姓以安寧,遲早是能做到的!”
“夫人方才說的一句話不差,冀州袁本初、幽州公孫伯圭、南陽袁公路,的確是皆懷不臣之心!公孫瓚、袁術也就罷了,一個匹夫之勇,一個道上悍賊,不足為慮。唯那袁本初,頗能得士,冀州又是雄州,乃光武所以復興漢家之基也!此人實將會成為我的強敵啊。”
陳芷鼓勵他,說道:“在臣妾看來,袁本初不如夫君。”
“哦?哪里不如我?”
“昔諸侯討董,夫君引兵長驅,而他卻為爭權奪利,琢磨著想殺張孟卓,與夫君相比,高下立現,此其不如夫君之一;我雖不知袁本初在冀州,是如何治理百姓的,然夫君愛民如子,這是我的親見,料袁本初一定是比不上夫君的,此其不如夫君之二。”
荀貞笑道:“還有三么?”
“袁本初不臣之心,世人皆知,只要夫君乃心王室,忠義之士子會棄袁本初而云集於夫君麾下,此其不如夫君之三。”
陳芷這個“之三”中提到的“乃心王室”,聽來與適才她問荀貞是不是要做董卓,好像是一個意思,其實不然。適才她話里的主要意思,是不愿荀貞玷污了荀家與陳家清正的族望;這次她話里的主要意思,則是在說荀貞可以用忠於漢室為旗號,來打擊心懷不臣的袁紹。
荀貞懂她的意思,到她身前,握住了她的手,說道:“少君,你真是我的賢內助!”
陳芷的臉皮薄,雖是老夫老妻了,還是因荀貞這個親熱的舉動,面紅如潮。
看她這般嬌羞,荀貞不覺情動。
便攬住陳芷的腰肢,步向床榻。
……
次日,荀貞一早起來,荀彧、陳群等已經到了他的家中,在前院堂中恭候。
荀貞到的前院堂中,敘了些許那日宴請兗州群士的事,及說了荀攸殺吏之舉,與荀彧等人說道:“兗土易得,士心難收。好在公達才略超群,有他治兗,可使我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