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小半個月前,曹操與張邈、陳宮議定,決定從東郡出兵之時。
曹操部現有三萬余眾。
他留下了萬人鎮壓東郡,同時作接應、援兵之備,剩下的兩萬余人,即是他準備用之進戰離狐、濟陰、昌邑等郡的作戰主力部隊。這兩萬余人,主要由夏侯惇、曹洪、曹純、劉若、呂虔等等各部組成,夏侯淵、曹仁,則是留守的主將。夏侯惇等各部的兵馬,原是分駐於濮陽周邊各地的,奉了曹操的調令,絡繹匯至濮陽縣,將要從征出戰的諸將齊聚濮陽縣外的大營。
曹操為了鼓舞士氣,親到營中循撫。
濮陽縣外的曹軍大營,是曹操早前親自指揮筑造而成的。曹操嫻熟兵法,筑營,也是兵法中重要的一條,對於此道,曹操也是頗為精通,他的這個大營,筑造得有條有理。
外有溝塹、高壘,壘上每隔一段距離便有望樓一座。內分四區,乃是兩個步卒區,一個騎兵區,一個輜重區,分處於東南西北四面,四個區之間,各有干道隔開;四個區之內,又各有小路,把區內的營房分隔。整體言之,整個大營就像是一個大號的縣城城區。取水的井、排水的渠道,以及練兵所用的校場,等等一應俱全。端的是布局嚴整,規劃整齊。
唯是營地雖好,營中的兵士,卻很多都是馬虎虎虎,不怎么樣。
甚至在曹操親自巡視的時候,凡其去到的營中各部,還有不少其各部中的兵士,連歡迎的隊列都排列得不太齊整。可以這么說,兵士們的精氣神、軍紀,相當的差勁。
這卻也不奇怪,曹操現有的這三萬多兵馬,本來大部分就是在他數敗於荀貞之后,臨時從民間強征而至的壯丁,盡管在東郡的這些時日,曹操在這些從軍未久的兵士們身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教他們旗鼓、隊列、軍紀,這些兵士基本上也學了個七七八八了,可到底是當兵的時間尚短,往日在民間的生活習慣還沒有能得以徹底地糾正,因是甚是缺乏精卒的氣質。
巡視完了一周營地,曹操來至營中的帥帳,坐將下來。
跟從他巡視的程立、滿寵、薛悌等文吏,亦紛紛落座。
一干文吏,俱皆知些兵事,眼見了曹營戰士的這種狀態,他們中的多數人面帶憂色。
滿寵想了又想,數次窺覷曹操的神色,見他恍若無事一般,只管與程立等人笑談,討論出兵攻離狐的事,以及預測戰局的走向,卻竟是好像絲毫也不擔心帳下兵士的軍紀不嚴、精神不振似的,終於是忍耐不住,開口說道:“明公,今我軍與張太守聯兵,反攻濟陰、山陽,雖是出其不意,且明公新得了袁本初的五千精銳相助,料應是勝算很大。
“……可是明公,我軍的兵士多新卒,新卒用之打順風仗尚可,想那荀公達、樂文謙等,悉非庸士,萬一我軍小有遇挫,恐怕這些新卒兵士就不堪用了!明公,此不可不憂也。”
曹操暫停下與程立等人的議論,顧看滿寵,笑與程立等人說道:“伯寧此憂,卿等以為何如?”
程立捻須亦笑,說道:“以立愚見,不足憂也。”
滿寵愕然,說道:“程公,怎么能說不足憂呢?”心中想道,“程公善謀多智,熟悉兵事,定然不會看不到軍紀、士氣對一支部隊的重要性,而他卻口出此言,莫不是?”問曹操,說道,“莫非是明公已有應對之法?”
曹操哈哈大笑,說道:“伯寧,你真是個聰明人!”
“如此,明公果有應對之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