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訪把來意告與曹操,轉述張邈的話,說道:“張府君差我來曹公之營,想征求一下曹公的意見,而今徐州援兵已至,我聯軍該何以應對?是仍按原定之部署,大舉攻城,還是先把這支徐州的援兵打掉,再攻定陶?”
曹操說道:“徐州援兵今至城東,與城內成犄角之勢,我如攻城,徐州援兵則必攻我側陣,此支援兵不除,定陶難下,自是當先把之打掉,然后再攻定陶。”
董訪面帶憂色,說道:“此支徐州援兵的兵馬,雖僅三千余人,然甲械曜日,卻顯是精卒,打之恐怕不易,萬一我聯軍在進攻這支援兵的時候,城中守卒趁隙殺出,與之夾攻我陣,可該如何是好?……這是張府君的又一個憂慮。”
曹操笑道:“何足憂也!觀此來徐州援兵所打之將旗,其主將是高素、馮鞏兩個。高、馮二人,我素知之,雖乃貞之的同鄉,深得貞之信任,高素亦小勇悍,馮鞏略有智謀,并其二人所部,俱潁川兵也,悉久從貞之征戰之輩,的確善戰,但孟卓卻無須為此擔憂。”
董訪問道:“敢問曹公,為何?”
曹操捻須笑道:“我自有計策,可一戰而殲滅之!”
董訪說道:“哦?曹公竟有妙策?是何策也,能否告知在下?也好讓在下轉稟張府君。”
曹操賣了個關子,卻不肯說,只是說道:“且等兩日,孟卓就知道了!”
董訪見他不肯說,也就不再多問,便欲辭別而去。
曹操叫住了他,示意陪從帳中的曹昂出去。
不多時,曹昂回來,提著個鹿腿。
曹操親手把這鹿腿給了董訪,說道:“這是我部下將士昨天獻給我的。我與孟卓、公臺都是多時未見,好在我兩軍會師於定陶城外日,我與他倆見了一面,歡敘平生,快慰十分,卻孟卓別來無恙,我見公臺面容消瘦,著實是清減了許多,因我得了這條鹿腿以后,就不舍得吃,想著送給公臺,與他滋補滋補。正好你來了,就幫我帶給他和孟卓罷。”
董訪心道:“陳公臺自到陳留,對曹公頗多非議,卻不意曹公這般殷勤,非但不怪他改投張府君,就連得了條鹿腿,且還想著他!曹公真是仁義。”恭謹應諾,接住鹿腿,自告辭去了。
等到董訪離開,曹操召程立、滿寵等來見,說道:“徐州援兵已到,咱們的那計可以施行了!”
程立、滿寵應諾,便就部署實施。
……
連著兩天,曹操不發兵攻城。
張邈擔心昌邑方面的大批援軍隨時會到,接連遣派董訪等人去曹營,詢問曹操意思。
曹操鎮定自若,只叫張邈不必著急。
卻說這日,高素、馮鞏營中,斥候來報,一彪兵馬從北邊來至,舉著義旗,自稱是乘氏李進的部曲,說是聞得定陶被圍,特地前來援助的。
高素、馮鞏幫助劉馥剿滅過大野澤的盜賊,當時那戰,李操、李進兄弟亦有參與,他們算是舊識了。聽得李進領部曲來到,高素頗是歡喜,馮鞏卻不覺起疑。
馮鞏說道:“李進之兄李操,因與賊寇暗通,而被劉府君處斬,按說劉府君與李進是有殺兄之仇的,這李進卻如何會肯來援助劉府君?子繡,這其中莫非有詐?”
高素笑道:“胡狗,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
馮鞏愕然問道:“我什么不知道?”
高素給他分析李進的心態,說道:“正是因為李操被劉府君殺了,李進自覺不安,深恐劉府君再找他的麻煩,所以才會率領部曲,來助定陶,以圖戴罪立功是也。”
馮鞏想了下,覺得高素此言有些道理,然而終究疑心難去,還是提醒高素,說道:“李進也許是為了戴罪立功,但是子繡,你我也不可大意,候其至后,不可叫他的部曲入我營中,只管叫他在別處駐營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