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兵馬已到,大戰在即,孫堅便也不隱瞞他預先定下的作戰方案,說道:“好叫郭君知曉,我已令宋謙、孫輔,待布兵到后,隔日便就出營搦戰,然后佯敗,以驕呂布之氣。呂布本驕橫匹夫,自矜勇武,今我軍佯敗與之,我料他必小覷於我,會大舉攻城,等到那時,我與宋謙、孫輔內外夾擊,破之易也!”
孫堅在城外筑營壘已成,營壘與城中成犄角之勢。宋謙、孫輔兩人,現就在城外營中,是這支部隊的主將和副將。孫堅把己軍的部分精銳撥給了他倆,但交代他倆,挑戰的時候,不要動用精銳,用羸弱即可,打算以此計策,促使呂布驕傲自大,隨之,在呂布“趁勝攻城”之時,宋謙、孫輔再率精銳出營,擊呂布陣后,而他親率守城部隊,與宋謙、孫輔內應外合。
郭姓士人聞得孫堅此計,與荀姓、辛姓士人對視一眼,三人盡管不通軍事,但好的計策就像好的詩詞,不識字者亦能識其好,故都是心道:“此計倒似可行。”
郭姓士人說道:“明公此誠妙計!”
孫堅心道:“又輕視於我,又求我救陽翟,此數子,徒清談士耳,亦致高名!”即將與呂布決戰,他情緒高昂,忽然起了難得的捉弄人的心思,問這郭姓士人,說道:“我此計妙在何處?”
郭姓士人未料他有此一問,愕然稍頃,倉促間打不出來究竟妙在何處,答道:“總之就是妙。”
孫堅撫須大笑。
……
呂布兵馬到了郾縣城外,離城三里,在成西邊尋了塊離水源不遠不近,距離合適,并且地勢平坦的地方扎營。布置下了筑營的任務,令高順率部負責警戒,以防孫堅偷襲之后,呂布率張遼、曹性等將,馳馬而東,亦至郾縣城下的近處打望城中的守備情況。
之前魏越圍攻郾縣的時候,因為聽從了呂布的吩咐,沒有全力攻城,所以郾縣的縣城雖剛經過一場圍城戰,但并未怎么受損,孫堅到后,又組織百姓、兵卒,對城墻進行了簡單的修繕、加固,此時望去,只見那黑色的城墻聳立於云霄之下,處在遠處兩水的環繞之中,似頗堅固。
城頭上,孫堅的將旗飄展,將旗的底色也是黑色,字則亦為紅色,畢竟不管孫堅也好,呂布也好,兩人都是“漢臣”,故此采用的軍旗色彩、樣式都是一般模樣的。
每隔一段距離,城墻上便有一個垛口。這個時候,垛口已被用一種木質的器械封住了,但不是全部封住,這種器械,朝向城墻內的一面,是可以開拉的,拉開之后,就會出現一個能供引射的口。這種器械的用處,主要是用來幫助守卒中的弓箭手抵御城外攻城敵軍的箭矢。木質的器械是黃色的,垛口是黑色的,黃黑相雜,觀之色彩參差,很吸引人的視線。
頂盔摜甲的堅軍兵卒,排列於垛口之后,密密麻麻,由底下仰望之,不能見到他們的全貌,只能看到他們露出垛口的上半身,以及他們各自持執的兵械,有的拿著長矛,矛尖向上,迎日光而閃耀,有的持弓矢,其中有些人看到了呂布等的窺城,舉起弓矢,作勢要射箭。
呂布等皆穿的有鎧甲,不懼箭矢,見他們這般作態,不但沒有后退,反而紛紛指指點點,彼此說笑,分明一副不將之當回事的傲慢姿態。
孫堅第一時間就瞧見了呂布等騎的逼近,他凝神關注,看了片刻,判斷出這群布軍騎士中當頭那個騎紅馬,著黑甲,系紅色披風,馬上掛著柄丈八鐵矛的雄壯健碩之人,定就是呂布無疑,估算了一下呂布距城的遠近,孫堅知莫說弓箭,就是強弩,大約也射不到,便放棄了命箭手引射,嚇他一嚇的念頭,令孫暠、孫香向呂布喊話。
孫暠、孫香兩人領命,喚了十來個嗓門大的親兵聚集過來,把孫堅的話告訴他們,隨之,與這些親兵一起高聲向城外呂布處叫喊,喊道:“奮武將軍遠來辛苦,城中無甚好物招待,現有荊州行商送來的柑橘些許,我家將軍敢請分贈奮武十個,奮武請遣人來城下取之。”
呂布等都聽到了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