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水之畔,舉酒澆地,回憶昔年與高素、馮鞏在繁陽亭時的交往,再回憶自己起兵以來,高素、馮鞏兩人的忠心追隨,荀貞情到動處,潸然淚下。
隨從的濟陰相劉馥等吏,皆被感動。
——李進與曹操勾聯叛逆,導致高素、馮鞏戰死,亂事平息后,劉馥請罪不已。在此戰亂之際,叛服不定,本為常事,李進之叛,自是不能怪劉馥,荀貞因也沒有責備他。
沿濟水西南而下,到至定陶。
定陶才被曹操部打過一場,荀貞到時,正看到服勞役的百姓們在熱火朝天地修繕城墻。
荀貞駐車,看了會兒,說道:“雖然孟德、張邈現無力再進犯我土,但加強武備這一點還是必不可少的。如修城的民力有何不足,卿可上書公達,請他撥民助你。”
劉馥應道:“諾。”
又見城外一座空地上坐了數百婦孺,正在做草氈。
荀貞問道:“此物何用?”
劉馥說道:“將來若曹東郡再寇,城池如果受損,馥以為,可用此物覆城墻上,以水澆之,或許可以起到一些作用;并且等到天寒之時,也可分給貧寒百姓和士兵取暖。”
荀貞點了點頭,說道:“你這個想的很周到。”
劉馥答道:“除了編此草氈外,馥還令郡府從漁民處購買魚膏,亦是以作武備。”
魚膏,打仗的時候把之燒著,可為守城的一種辦法。
荀貞說道:“武備要緊,但是百姓也不可勞之過度,耕桑亦不可怠慢。”
劉馥答道:“請明公放心,等城墻、草氈、魚膏等諸務皆備以后,馥接下來,首先,打算在郡內修一些水利,隨后,遵從明公之令,在濟陰興辦屯田;并州府發下來的耕牛、糧種等等,馥現已皆發給了郡中的貧民,等到明年秋收,只要期間沒有外寇進犯,收成想來應能不錯。”
入到定陶縣中,在縣中坐定。
劉馥說道:“明公,馥有一事稟與明公。”
荀貞說道:“何事?”
劉馥說道:“馥近聞之,遠近而下小有傳言,云說曹東郡其家,亦奉太平道,竟是略有黃巾游寇,往去東郡投他!”
“竟有此事?”
劉馥說道:“是啊!”
荀貞沉吟心道:“孟德其家,倒好像還真是早在太平道起事之前,其父亦信此道的。……哎喲,我記得前世讀書,青州黃巾百萬,誰都不投,單獨服他,其中或許亦有此緣由。”
劉馥見荀貞默然不語,誤以為荀貞是在嫌曹操居然甘與黃巾同伍,不免鄙夷兩句,說道:“曹東郡兩敗於明公,而今窮途末路,乃出此下策,可發一笑!”
荀貞卻沒嫌曹操的意思,他反而尋思想道:“什么傳言,這分明是孟德放出去的風聲!要說起來,他此策倒是不錯,我是不是可以學上一學?”
曹操此策,學是可以學,但不能光明正大的用,要想學,就必須要像曹操那樣,只能放出個這樣的風聲,決不能自己出來承認,否則,定將會在士林失去名譽。
此事需從長計議,荀貞決定等巡州完了,回去郯縣,再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