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是盡屠其壁,斬首萬余?”
鹿腸山的黑山軍被冀州兵所敗,這并不出荀貞的意料,但他以己度人,原本以為,袁紹會把俘虜收為己用,一則充實冀州的民力,二來也是壯大他的兵力,卻是完全沒有想到,袁紹居然叫淳於瓊等把俘虜悉數殺了!——斬首萬余,一殺上萬人,如果沒有袁紹的命令,淳於瓊等必然是不敢這么做的,所以可以斷定,這一定是出自袁紹的授意。
雪雖變小,依然紛紛。
隆冬季節,寒氣浸入衣裘,荀貞覺得徹骨冰寒。
望此眼前山景,白雪覆蓋,遠眺近觀,好似瓊樓玉宇,天地一片潔白,然而僅僅只是稍微設想了下鹿腸山的山谷里,同樣的雪中,那萬余黑山軍男女被屠戮之后,鮮血橫流,殘尸遍地,人頭成壘的慘狀,荀貞便頓時無了再繼續游山玩景的心情。
負手雪地之上,荀貞仰望赭土山的山頭,喟嘆再三。
姚昇大略猜出了荀貞的思緒,說道:“明公,可是在為鹿腸山的黑山賊盡為冀州兵所屠而感到震驚?”
“黑山賊”三字入耳,荀貞倒是忽生起恍然之意。
他心中想道:“是了,在士大夫們看來,黑山軍與黃巾軍相同,都是賊寇,都是賤民造反,用后世的話說,都是嚴重損害、并威脅到了他們的利益,由此出發,他們與黑山軍彼此間自然也就是勢不兩立、不同戴天的了,如此,盡屠俘虜,卻是情理中事。”
姚昇亦是士大夫。
於此“大是大非”的立場問題上,荀貞不愿向他吐露心扉,——即便吐露,想來姚昇也肯定是難以理解他的想法的,默然稍頃,乃回答說道:“雖然是賊,畢竟萬余條性命啊!退而言其次,就不說彼等從賊前亦我漢家民也,上天有好生之德,便說而今海內戰亂已久,民間十室半空,這些俘虜如能收用之,對恢復冀州的元氣勢必會大有幫助,卻袁本初盡皆屠之,……叔潛,不瞞你說,袁本初的此舉此為,的確是出乎了我意料。”
頓了下,荀貞說道,“鹿腸山才是袁本初此番討擊黑山軍……,黑山賊的第一戰,此戰過后,還有不少仗要打,叔潛,這數百里的太行山谷,今冬只怕要成血海尸山了!”
姚昇對被屠戮的黑山軍將士有些憐憫,但也只是有些憐憫罷了,他說道:“明公,黑山賊號稱百萬之眾,究其實數,縱無百萬,四五十萬男女婦孺總歸是有的,若是被袁本初盡赦不殺,收為己用,固然是如明公所言,充實了冀州的民力、壯大了冀州兵的實力,可反過來看,對我徐州、對明公卻則是不利的,……袁本初不肯收俘為用,倒也不盡然是件壞事。”
荀貞嘿然。
姚昇說道:“明公,請登山吧?”
荀貞勉強提起精神,便就當先而行。
沿山道,踩踏積雪,曲折而上,沿途林木皆被積雪堆壓。
行至半山腰,姚昇帶頭,舉起火把,引荀貞入一山壁間的洞中。
洞穴不小,地上腳步縱橫,洞中沒什么蝙蝠之類的飛禽,更無走獸,一看就是常有人至的。
姚昇介紹說道:“明公,赭土山上產五色土的地方頗有幾處,然唯此洞中所產之五色土最多、最好。”
火光的照耀下,荀貞看到洞深處的洞壁被火光映照了五彩之色,往地上看
(本章未完,請翻頁)
,地上的土一如壁上,亦是五色斑斕。荀貞蹲下身,往土上摸了一模,拈起些許,只覺入手滑膩。
“果然是上好之土。”荀貞起身來,沉吟說道,“自天子西遷長安以來,咱們徐州是不是就沒有向朝廷進貢過此物了?”
“早在董卓亂政洛陽的時候,就沒再向朝廷進貢過此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