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州、兗州別郡的太守相比,劉儒作為荀貞的潁陰老鄉,其在荀貞帳下的資格雖老,但名聲也好、才能也罷,大概都是最低的,其人無有高名著譽,亦無出眾才華,唯一可以拿得出手的只有其族的族聲和他本人處政的兢兢業業。
劉儒本人的勤恪暫不多言,只說潁陰劉氏的族聲。
潁陰劉氏與劉備家相同,亦是漢家宗室,不過與劉備家到劉備這一代已類若黔首不同的是,其族累世官宦,在潁川頗有名聲,單就潁陰的諸姓而言之,僅次荀氏,也可算是一個冠族了。
荀貞下車,與劉儒、何儀等人相見。
見罷,荀貞笑道:“聽說君等一早就在等我了?大冷的天,這么客套作甚?”
劉儒恭恭敬敬地說道:“此臣禮也,是下吏等本該做的。”
荀貞呼他的字,親切地笑道:“公文,你說到臣禮,我正好有件事與你說,想聽聽你的意見。來,你來我車中,與我共坐。”示意何儀等各還他們的本車。
何儀等倒退離去,劉儒雖在荀貞后頭,登木階入進荀貞車中。
車里生有火炭,四下垂裹厚簾,可還是令人頗覺寒冷。
荀貞自坐下,請劉儒亦坐。
劉儒年紀不小了,昔年荀貞在潁川郡為吏時,劉儒當時曾任郡府的門下賊曹,那時他已是壯年,如今其子劉志都已成年,現於荀成部中做荀成的司馬,他的年歲更是愈長。
荀貞打量著他,問道:“公文,你今年有四十幾了?”
劉儒答道:“儒今年四十有八,年近知天命之歲矣。”
“四十八了。……公文,體力還好?”
劉儒莫名其妙,不解荀貞此問何意,心道:“莫不是有誰私下里向明公進什么讒言了?說我治郡,精力不支?”小心答道,“回明公的話,儒自覺體力尚好,精力亦還不錯。”
“我有個重任想交給你,不知你愿否應之?”
劉儒問道:“敢問明公,是何任也?”
荀貞撫須笑道:“便是我打算擇吏一人,代我西赴長安朝中,一則上計,二來進貢。公文,我思來想去,此任非你莫屬,只有你最合適。只是此去長安,數千里之遠,兼且路上盜賊叢生,不但辛苦,而且危險,不知你是否愿意,故詢問於你。”
劉儒更是不解荀貞之意,心道:“若是上計,早該遣吏去長安,現已十月,乃才著手,明公這卻是為何?”口中答道,“尊長令,豈敢辭?沒有什么愿意不愿意的,只要明公令下,儒今日即刻往去長安!”
荀貞大笑,說道:“倒也不急在這一時。”略頓了一頓,目注劉儒,接著說道,“公文,我起意上計朝中、貢獻方物,其實倒也不是全然為了上計和貢獻方物,此外還有兩樁要事。”
劉儒說道:“請明公示下。”
通往下邳郡府的路上的積雪,早已被何儀動用郡兵清掃出了一條通道,然而雪不斷地落下,又已積了薄薄的一層。車碾行其上,吱呀呀的作響,偶有隨從兵騎的戰馬嘶鳴,甲械碰撞的聲音傳入車中,於此落雪悄然的下午時分,透出一股冰霜軍旅之氣。
遂在微暖安靜的寬大車廂里邊,荀貞與對坐的劉儒細細說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