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聽戲志才說完這兩個原因,笑與戲志才說道:“你所說的這些,正與我意見相同。……志才,不瞞你說,我這兩天也在考慮取青州的問題。”
戲志才說道:“明公,再過兩個月就是夏收時節,如果要進取青州,需得及早。”
荀貞說道:“我已經計算過了,調集兵馬、籌輸糧秣,大概需要半個月的時間,最快出兵也得到這個月下旬了,卿以為可否?”
戲志才問道:“敢問明公打算遣何部進取青州?”
荀貞對此已有考慮,他說道:“我打算三路出兵,攻取青州。”
戲志才說道:“明公且先別說,容忠來猜上一猜。”
荀貞笑道:“好,你猜。”
戲志才說道:“這三路兵馬,必然是分西、中、東三路。明公,志才所說可對?”
荀貞頷首說道:“不錯,正是分西、中、東三路。”
戲志才說道:“西、中、東三路兵馬,西邊這一路,自然非子龍不可;中間這一路嘛,忠猜之,則是仲仁所部;至於東邊這一路,黃遷所部也,……敢問明公,忠所言可對?”
荀貞笑道:“正是如此。我正是打算以子龍、田楷、荀濮部出歷城、平原,攻濟南、樂安兩郡,打下這兩郡后,東進向齊;陳登、黃遷由瑯琊出,入北海,牽制北海黃巾,使之不得馳援濟南、齊國等地黃巾;然后以仲仁自泰山郡出,擊齊國。
“仲仁這一路是三路兵馬的主力。待子龍與仲仁會師於齊國國都臨淄之后,兩路合兵,繼續東進,再與陳登、黃遷部會師於北海境內,集中力量,殲滅北海黃巾管亥等部;北海既克,最后,拿下東萊。志才,你覺得我這番部署如何?”
戲志才笑道:“明公的此番部署甚佳!明公以此三路大軍進擊青州,青州為明公得矣。”
青州雖然名為一州,但轄地面積不大,東西長六百余里,南北最窄處只有二百里。
荀貞以三路兵馬一起進攻,可謂雷霆之勢。
青州州內面積最大的郡是北海郡,現在青州黃巾最肆虐的郡也正是北海郡,所以這派出的三路兵馬最終的會合決戰之地,荀貞也就選在了北海。
荀貞話中提到的北海黃軍渠帥管亥,是青州黃巾軍諸部中名氣最大、部眾最多的一個。
就在去年秋冬之際,這個管亥還曾聚眾進攻過北海的郡治劇縣,雖然最后沒把劇縣攻克,但是北海的郡兵卻在此一戰中損失慘重。
以此三路兵馬取青州,確實應該是不難把青州打下,但是,荀貞笑容之中卻似乎隱含憂色,戲志才看出了他的擔憂,猜出了他的心事,笑問道:“明公,是不是在擔心孔北海?”
荀貞收起笑容,嘆了口氣,說道:“說來我與孔北海也是早就相識,孔北海與我族父且關系莫逆,可他對我卻存偏見。我之前屢次奉書與他,他要么不回,要么就對我橫加指責。我今次進攻青州,別的都不擔心,卻正如志才你方才所言,唯獨擔心孔北海。”
戲志才說道:“明公,孔北海雖然名高海內,為士人所重,可他到底只是個儒生文士罷了。他掌北海多年,既不能剿滅黃巾,也不能安撫百姓,僅能守住劇縣等寥寥幾座城而已。現而今的北海,早已是黃巾遍地。他,如何能夠理解明公的雄圖抱負呢?也許他會對明公進取青州不滿,可等把北海打下之后,明公將他請到郯縣,攤開心扉,述以己志也就是了。”
雖然明知自己進攻青州,必然會引起孔融更大的不滿,可總不能因為他的不滿就丟下青州不取,別的不說,就是青州那些遭受苦難的百姓,荀貞就不能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