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於銀的官職是騎都尉,幽州多馬,他手底下本來是有不少騎兵的,可是薊縣、居庸兩次大敗之后,他手底下的騎兵損耗了很多,或者陣亡,或者被俘,或者潰散,現在他手底下其實騎兵倒是沒有多少,反倒絡繹來投的一些漢兵步卒被撥到他了帳下,如今不少,有兩三千人。
閻柔笑道:“何須君來打先鋒。待至戰時,君統好本部即可。”
胡騎不像漢人的部隊,他們不需要準備太多的輜重,騎馬行軍的途中,甚至只用冷食即可,都不用燒火做飯,渴了喝些隨身攜帶的酪漿,餓了吃些隨身攜帶的胡餅,便就足夠。
所以在輜重這一塊,胡騎不需要費時準備,而軍的漢兵雖然有,可現下漢兵的數量不特別多,因此在進戰的計劃方略定下以后,只用了短短的三四天時間,全軍就已經備戰妥當。
閻柔把漢、胡步騎分作了四部。
漢人的步卒、騎兵由鮮於銀、尾敦統帶;烏桓、鮮卑胡騎一部,由蘇仆延統代;他從中選出精銳的漢、胡騎兵數千,自己統帶;剩下的則交給了塌頓派來的那支部隊的主將統帶。
數萬步騎這日從上谷郡的北部離開草原,向西進軍,前往漁陽郡。
……
蘇仆延率其部從遼西郡往上烏郡來的時候,鄒丹就已經接報。
從遼西郡到上谷,首先要過右北平郡,其次要過漁陽郡。
那個時候,鄒丹其實就想半路攔截蘇仆延的,只是蘇仆延他沒有往漁陽郡的腹地走,他是靠著漁陽郡的北界,也就是燕山的南邊山麓向西進的,最后到了上谷郡,走的都是草原,又隔著山,故此鄒丹沒有派兵截擊,卻同時他也早往上谷郡方向派了斥候,時刻地在打探閻柔等的情況,因而閻柔等部才一從草原出來,鄒丹那邊的斥候就飛馬回來向鄒丹稟報。
乃於閻柔所部進入漁陽郡之前,鄒丹已然聞報知悉。
漁陽郡的郡治在漁陽縣。
漁陽縣位處在漁陽郡靠北的位置,距離上谷郡的邊界只有七八十里地。
鄒丹聞報之后,召集帳下諸將,虎坐席上,凜凜顧盼,與諸將說道:“閻柔和蘇仆延等居然敢領兵來犯我境,真是不知死活!我決意出兵迎擊。”
部將中有一人說道:“明公,據報,閻柔、蘇仆延所部兵馬有數萬之眾,我軍才只萬人,何不守於城中,等君侯的援兵到后,再做進擊?我軍在內,君侯援兵在外,內外夾攻,足可一擊而破之矣。”
“卿此策,常理之策耳。”
“明公此話何意?”
鄒丹說道:“我料閻柔到了漁陽后,一定不會直接來進攻我漁陽縣的。若我軍困守城中,便是坐視閻柔及彼輩胡兒擄掠我郡余縣,害我生民,是以我軍不能夠只在城中坐守。”
這將問道:“明公為何說閻柔不會來攻我漁陽縣?”
鄒丹蹙眉說道:“我漁陽周邊的地勢,你難道不清楚么?”
(本章未完,請翻頁)
那將聽了這話,遂不復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