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當下之上策,還是坐觀袁紹與公孫瓚兩虎相斗。
……
十二月初,傳來一道關中方面的軍報。
軍報言道:馬騰、韓遂退兵,去了涼州。
馬騰、韓遂與李傕、郭汜、樊稠對峙於長安西,已經頗久,卻為何馬騰、韓遂突然退兵入涼?
其緣由與今年長安的大旱有關。
關中軍閥,非只李傕為首的涼州軍團和馬騰、韓遂這支盟軍,另外尚有大大小小的十余支割據武裝。三輔百姓飽受彼輩之害,本已民不聊生,大旱數月,人相食,糧食愈加匱乏。
馬騰、韓遂手底下數萬步騎,每日需要的糧草甚多,起先猶能從民間搶到些,搶到於下,已是搶也搶不來了,天寒人饑,他們實在是在三輔待不下去了,遂只好西入涼州。
這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軍情變化,荀貞召來幕府諸吏,細細議了半日。
這天晚上,回到后宅,正好諸葛亮在陪季夏讀書。
荀貞就把他兩人叫到跟前,將此事說與二人知道,問他兩個:“我正要攻略河南尹,馬騰、韓遂率部於此際撤還涼州,李傕諸賊也許就能因此抽出手來,與我爭奪。孔明、季夏,你倆覺得,這件事我該如何應對才是?此事會不會對我攻略河南尹造成影響?”
季夏才多大?涼州在哪兒,他都不一定能搞得清楚,馬騰、李傕是誰,他更只是耳聞荀貞說過。這會兒聞得荀貞此問,季夏不知何以作答,滿臉茫然。
諸葛亮則是微微一笑。
荀貞問道:“孔明,你有主意了么?”
諸葛亮說道:“君侯府中盡多賢才,豈會看不出來馬騰、韓遂今雖西入涼州,而河南尹實無憂也?君侯此問,想來必是相試耳。”
荀貞說道:“孔明,你為何說馬騰、韓遂西入涼州,對我攻略河南尹無礙?你就不擔心,李傕諸賊沒了馬騰、韓遂部的壓力,會轉手來與我奪河南尹?”
諸葛亮今年虛歲十五,身量初成,相貌俊朗,粉雕玉琢一般,立在荀貞面前,若玉樹臨風,他半揖答道:“君侯,河南尹無憂,原因有三。”
荀貞說道:“有三個之多?”
諸葛亮聽出了荀貞的調笑之意,并不生氣,依然面帶微笑,從容答道:“是啊,君侯。”
“都哪三個,你說給我聽聽。”
諸葛亮應了聲諾,說道:“現下馬騰、韓遂雖入涼州,可是李傕諸賊先有與馬騰、韓遂的長平觀之戰,又攻打槐里,繼而他們兩軍長期相持,騰、遂雖退,料李傕諸賊所部,今亦肯定成疲兵矣!故而,至遲明年開春前,李傕諸賊絕不會發兵來打河南尹。”
荀貞點了點頭,說道:“此是其一。”
諸葛亮說道:“其二,而等到明年開春后,亮料之,馬騰、韓遂定然會再從涼州返還三輔,或者至少是馬騰會率部返還三輔。”
荀貞問道:“這是為何?”
諸葛亮說道:“君侯,三輔乏糧,涼州難道就不乏糧么?馬騰、韓遂部曲統共數萬,只憑漢陽、金城、隴西等郡如何能供應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