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爽的晨風中,荀貞、孫策命令部眾先就地駐扎,作些休整。
荀貞與孫策等驅馬至軍前,眺望對面。
看到七八里外,李傕、郭汜的部隊也已來到。
微亮的晨光下望之,只看到對面的敵軍兵士黑壓壓的如似烏云,前后不見邊際,南北仿佛無限,鋪滿了整個的視野,其間旗幟迎風,各色的旌旗飄揚,長矛如林,組成了鋼鐵的森林。
瞧見千軍萬馬叢中,李傕的將旗在北,郭汜的將旗在南。
荀貞由此判斷得出,李傕的陣型將會是列在北邊,郭汜的陣型將會是列在南邊。
荀貞遂與孫策等打馬還回本軍,下令將士布陣。
如荀貞、孫策昨日所議定,荀貞部應對李傕陣,在北列陣;孫策部應對郭汜部,在南列陣。
臧霸和陳到各引本部兵馬,奔向南北,各應驪山北麓的伍習部和戲亭的李暹部。
又有隨軍到此的民夫,在劃定的列陣范圍之后,開始搭建高臺數座。
兩座分是荀貞、孫策的指揮所在,另有一座更靠后者,是給陳紀、皇甫酈等觀戰所用,同在此臺上觀戰的還有程嘉等人。至於戲志才、郭嘉、賈詡等智謀之士和宣康等重要的軍府大吏則隨從荀貞在指揮臺,段煨頂盔摜甲,也跟著荀貞在指揮臺;許褚、典衛、於禁等扈從臺下。荀貞、孫策這兩座指揮臺下,又各列鼓樂手一班,負責戰時傳令的軍吏數十。
搭建高臺的民夫都是有經驗的,且高臺也好搭建,前邊陣勢還沒有列成,高臺已悉拔地而起。
荀貞、孫策各引左右謀士、從將,登上自己的指揮臺。兩人大纛,已立臺上。
陳紀、皇甫酈、程嘉等也去到給他們建的高臺上頭。
這會兒紅日已出,陳紀、皇甫酈臨高臺以遠眺之。
對面數里外,李傕、郭汜兩軍所列之陣已然漸成。
陳紀等視之,見其兩人部曲所組之陣南北共長三四里,東西厚四五里,陣中步卒如堵,兩側騎馬縱橫,卷帶起塵土漫天,間有羌騎,唿哨聲響尖銳可聞。
近觀之,荀貞、孫策兩軍所列之陣也漸將成,陣南北總長也是約三四里,然因二人所部不及李傕、郭汜所部眾,因陣之厚度不及李傕、郭汜陣。
紅日的光芒,與荀貞、孫策兩軍列陣兵士的戎裝輝映,陳紀只覺此陣恍惚似火之海洋,兩翼亦是騎兵馳騁,號令鼓角之聲不絕入耳,徐榮、劉備、陳午、陳褒、太史慈、文聘、辛璦、關羽、張飛等等步騎諸將的將旗,一面面,招展於陣之四處。干戈森然之氣,充溢上下。
皇甫酈早年在皇甫嵩軍中時,倒是不少見這樣的場面,而且還見過比這更大的,但是陳紀何嘗見過如此恢弘的場面雖已年邁,熱血沸騰。
列陣完畢。
荀貞不急著開戰,先遣主簿陳儀出陣,帶了三百個大嗓門的兵士,到兩軍陣中,向對面宣讀圣旨和討李傕、郭汜的檄文,并述荀貞克取弘農、鄭縣等捷。
陳儀念一句,那三百兵士大聲地重復一句。
李傕陣中。
李傕滿臉的不耐煩,說道“要打就打,搞這些東西作甚,花架子無用”終於聽得不耐煩,便要令弓弩手射箭。正在此時,聞得一句入耳,李傕卻是被這句中的一個詞引起了興趣。
他喚來李儒,問道“適聞那群賊兵嚷嚷什么,本公與郭多堪謂臥龍鳳雛,是何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