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是要搶回天子”
李儒說道“今若不得天子,我軍就算是到了黃白城,只怕也擋不住荀賊。若想抵抗荀賊,非得有天子助明公聲勢不可”
李儒這話說的很對,如果沒有劉協在身邊,而只是李傕、郭汜撤入到黃白城,那么一則荀貞圍攻黃白城時,就不會有顧忌;二來,劉協也有可能,或者說,不是有可能,是肯定會傳詔割據三輔各地的軍閥,命令他們相助荀貞,之前李傕、郭汜勢大,這些軍閥或與他們通好,或不敢和他們對抗,可於今李傕、郭汜兵敗,已成落水狗,誰人不會愿意上來痛打一頓,以博天子封賞是則到時圍攻黃白城的,還會不止荀貞、孫策的人馬,只荀貞、孫策,李傕就抵擋不住,再加上三輔那十余支軍閥的兵馬,更是必敗無疑。
李傕沉吟說道“若是咱們撤還涼州”
李儒說道“明公,韓遂、馬騰深恨明公,現今他兩人屯兵於涼州與司州交匯之處,扼守要道,又怎會放明公撤還涼州”
李傕頹然坐倒,說道“倒也是。”
回涼州的要道被韓遂、馬騰所扼,憑李傕、郭汜現在的殘兵敗將,短時間內肯定是難以打開一條通道,而如果荀貞的追兵於這時再追到,則李傕、郭汜所部將會陷入前進不得、后退不能的困境,只能全軍覆滅。
“這天子還真是個寶。”李傕喃喃說道,他抖起精神,睜大眼睛,放出兇狠光芒,說道,“既然是寶,咱們就把他再奪回來奪回來后,乃公要問一問他,前他與乃公說的那些話,到底是真是假若是真,為何今日舍乃公去,若是假,他又為何欺騙乃公”命令左右,說道,“傳我軍令,加快行軍,及早趕回長安營中,與李應等部合兵再攻董承營董承兵不到兩千,我就不信他能阻得住乃公”
李儒問道“明公,要不要把郭將軍召來,將此變告和明公的決定告與他知”
李傕說道“廢物一個與他說了也是沒用。等到長安,叫他跟著乃公攻董承營便是。”
為了大局起見,李儒到底還是偷偷地派遣軍吏去到郭汜那邊,把長安營中的此變和李傕的決定告訴了郭汜。郭汜知后,沒有其它更好的選擇,也只好就按了李傕此意行事。
連夜行軍,半道碰上李應等派來接應的部隊,到天亮時,李傕、郭汜等回到了長安。
一路上,不斷有斥候從東邊馳回稟報荀貞所部的位置。
到此際為止,荀貞、孫策部的先鋒已經渡過灞水,荀貞、孫策部的主力將到灞水,離長安約有五十里上下。
卻是說了,荀貞、孫策部不是一直緊追在李傕、郭汜的敗兵之后么卻為何現與李傕、郭汜兩人及其二人所帶之殘部間出現了這么遠的距離
這是出於三個緣故。
一則,李傕、郭汜把灞水上的橋燒了,這對荀貞、孫策兵馬的追擊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郭汜過灞水,走的是另一座橋,他過橋后,把那座橋也燒了。灞水上當然還有其它橋,但走其它橋追的話,就得繞路,這些不必贅言。
二則,李傕、郭汜兩部總共兵馬四五萬,跟著他倆現在逃回到長安的只有不到萬人,也就是說還有三四萬之多的潰兵被落下了,這么多潰兵的俘虜、收容、安置,需要時間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