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出於兩個緣由。
其一,戲志才等都是潁川郡人,本郡人沒法出任本郡的太守。
其二,陳登在荀貞帳下的資歷雖然不及戲志才等人,但對荀貞一直忠心耿耿,亦是荀貞足可以信任的一個人,那么把他調過來出任此職,在政治上是完全可以放心的;同時,陳登很有能力,在能力上也完全可以放心。
這兩個緣由以外,還有一個考慮,就是陳登是徐州士人中的翹楚,在徐州士人中的影響力,僅次於張昭、張纮等老一輩,把他從徐州調過來,由他出任潁川太守,也有利於鞏固荀貞帳下那些徐州士人對他的忠心和凝聚力。
荀貞的這個打算,目前知道的,只有戲志才等寥寥數人,就是劉備,亦尚不知。
聽完荀貞的解釋,劉協恍然,點了點頭,說道:“原來如此。”
鐘繇說道:“陛下,這些迎候的官吏、士紳,定然是早就郡界恭候了,敢問陛下,要不要接見一下?”
“以后,朕就要常在潁川了,他們都是東道主,朕自是要見一見的。”
鐘繇深知本朝故事,聽到劉協說出“東道主”三字,心中頓時一動。
光武皇帝創立大業的時候,曾經說耿弇是他的北道主人,又曾經對鄧晨說,“卿以一人從我,不如以一郡為我北道主人”。值此劉協移駕,剛到潁川郡界之際,劉協說出“東道主”三字,這是他的無心之言,還是因他欲以光武帝為榜樣,而不自覺的學劉秀說話?
鐘繇雖難以猜測得出,然圣意不可貿然問之,他也就只能將之放下,未有詢問。
鐘繇就代劉協傳下旨去,命令隊伍暫停前進,於道邊選了塊合適的地方,臨時搭建大帳,接著召迎候的官吏、士紳來見。
大帳建好,劉協下車,入進帳中等候。
約小半時辰,百余人自東邊來至。
這百余人,年老者滿頭白發,年輕者二三十歲,或是豫州州府的官員,如吳景等等,皆在其中;或是潁川的官吏,如韓暨、劉備等人,余下的都是潁川各縣的右族名士。
眾人到了大帳外邊,等了不多時,帳中傳出口諭,招他們入內覲見。
進到帳內,吳景、劉備、韓暨領頭,百余人五體投地,三叩九拜,行大禮。
禮畢,眾人伏在地上,聽到一個少年人的聲音響起:“公等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