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給陳登交代了幾件他到任以后需要著重辦理、或著重注意的事。
其中一件就是荀貞計劃在許縣周邊進行大規模的屯田,屯田的人手不用陳登來管,打算把在青州、徐州、兗州等地進行屯田的軍屯、民屯之兵、民遷徙過來部分,但屯田所需要的田地,這就得由陳登主持劃撥。
“好吧,早點到任也好。元龍,我郡多士族,英才濟濟,你就任以后,為便於你日后行政,你不妨可以多辟些我郡之秀士入其郡府。”
陳登笑道“何須明公吩咐,登自曉得。”
荀貞欲言又止,看了陳登兩眼,像是有什么話不好說,但終究還是說出,笑道“元龍,我意是,你最好不要像在瑯琊郡時那樣,遇到不喜之士,你就高臥不起,叫人家下不了臺。”
陳登出身豪族,身具大才,性子又豪邁,因在瑯琊郡為太守時,於為人處事上,不免就鋒芒畢露,若是真有才干之士,他相當禮敬,而若是碰上那些有名無實,空有族望,卻無實材之輩,他通常則連半句話都懶得與之說,以白眼視之。因為他的這個作風,瑯琊郡雖被他治得井井有條,然他在瑯琊郡各縣右姓、冠族中的風評,卻著實是不太好。
陳登說道“明公,若遇真才之士,登自甘愿屈己以敬,而若浮華無用之士,登實在是不能屈心敷衍。”
“好一個屈己、屈心。元龍,你可真是鐵面無情。”
就連荀貞親自出面,請陳登給其郡中的士人們留個體面,陳登都不肯答應,當得上鐵面無情四字。
荀貞雖然公務很忙,還是抽出空來相送,把陳登送出城外數里,乃才轉回府中。
陳登不是一個人去陽翟的,除了他的那些隨從以外,還有一人與他同往。
這人便正是前任潁川太守劉備。
在韓暨接到朝廷詔任他為潁川郡丞的令旨,而自己卻沒有得到朝廷的詔任令旨時候,劉備就隱約預感到,這個潁川太守,他大約是當不成了。
果如他之所料,隨后不久,荀貞就舉薦陳登出任此職。
要說劉備沒有因此失望,那是不可能的,畢竟他盡管已被朝廷詔拜為騎都尉,可是比起一郡之長吏,尤其是現在帝都所在之潁川郡的長吏,騎都尉明顯不如之。
不過得入劉協眼中,自以為已是簡在帝心的這份喜悅,現在還沒有消減,故而劉備的失望,倒是還在他能承受的范圍內。且不必多提。
荀貞這天傍晚下值,回到家中,負著手,在院中轉來轉去,時不時仰臉看看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