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袁義,心底竟然也對徐凌風產生了感激之情。
哪怕他們懷疑徐凌風是趁機作戲,故意賣人情,那也是很難得了。
袁立也派出使者前往江東,而且為表感謝,還向揚州運送了大量的物資。
袁義也不敢玩什么花樣,老老實實地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正面戰場。
柴桑發難,揚州軍不撤兵也不知道能不能頂得住,袁義開始感覺到了壓力,必須要在短時間內攻破江夏城!
他還沒有真正動手,大涼軍的反擊已經到了。
易秋嫻看到北方的宛城戰局已經穩定,敵軍受到重挫之后,再也沒有發動對宛城的直接進攻,同時,魏廣也難以找到敵人的破綻,既然如此,把大量的騎兵留在宛城是浪費的。
易秋嫻下令,宛城軍再次回縮到城內,然后留下幾支小股騎兵作為疑兵,將騎兵大部全都撤了回來。
面對江夏戰局,最先揮出的“拳頭”就是玄甲軍等最精銳的騎兵。
江夏郡沿著大江,而且本地較為狹長,但是,騎兵軍隊從西向東奔襲之時,有很長的地域都是沿江平原,不會對他們的速度造成阻礙。
袁義的阻擊部隊瞬間被打蒙了。
他們根本沒有體會過大涼軍騎兵的可怕,玄甲騎兵兵鋒所指,敵軍防線如同紙糊的一般。
袁義這一天,還如往常一樣,命令大軍主力列陣準備攻城,大軍正行到一半的時候,突然接到前線的探子回報。
“什么!大涼軍騎兵從西邊殺過來了?”
袁義從蘇騰的北方戰場已經接到消息,知道大涼軍的騎兵進入了荊州。
因為蘇騰的閃爍其辭,幾乎避免談及他被大涼軍擊敗的事情,所以讓袁義也難以做出正確的判斷。
他確實已經針對大涼軍騎兵的支援作出“防備”了,不過他防備的兵力,實在是沒什么誠意。
行軍至半途,聽到敵軍騎兵奔襲而來的消息,對于任何軍隊來說都是災難。
袁義也在短時間內慌了神兒。
他從大涼軍騎兵的突破速度,聞到了一種很不詳的味道!
南方作戰,多以水陸配合,通過強力的水軍先一步將敵軍擊潰,然后敵軍會在水上的威脅下步步后撤直到倚城而戰。
因為南方缺少圈養戰馬之地,戰馬全靠著跟北方諸侯私下交易而得,雖然也有成規模的騎兵,但是遠遠比不過北方諸侯,質量也很難保證。
廬江軍還算是不錯的,徐州與北方諸侯交戰的時候,也曾經領教過騎兵的威力,問題是袁義長期駐守在廬江郡,多與荊州揚州之敵交手,沒什么跟騎兵交戰的經驗呀。
喜歡陛下何故造反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陛下何故造反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