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立也懂得,勝敗乃兵家常事的道理,一次的戰敗并不代表什么。
真正讓他失望的是,袁澤帶著徐州軍根本不算跟大涼軍決戰過!
按軍情回報,他們的大軍只是跟大涼軍有一次“遭遇戰”,被人家埋伏了一波,然后他們就像是喪家之犬一樣地逃了回來。
這樣的消息如果傳播開來,會多么影響到所有將士的士氣,會讓其他的諸侯輕視他們袁家軍!
袁立加重聲調道:“袁澤!向諸位叔伯說說,為何面對大涼軍不打一仗就敗了回來,為何會坐視廣陵淪陷而不救!”
袁澤大步走上前來,哪怕是作為“敗軍之將”,在此受“公審”,他依然挺直腰板。
“主公!因為末將當時判斷,大軍南下已經無法奪回廣陵,而我們的軍隊長期呆在那里,非但無法建功,反而會有巨大的風險!”
“切,袁將軍就不用給自己找借口了吧?你帶著那么多軍隊南下,其力能把大涼軍的一萬多人碾過很多遍了吧?”
“哪怕你救援不了廣陵城,又豈會懼怕大涼軍的區區一萬人呢?”
開口說話的,是徐州系的外族將領。
袁立奪下這么大的地盤,自然不可能僅僅靠著袁家本家人,還是要收攏許多地方豪杰為己用。
但是,袁氏作為豪門大族,嫡系出身的將領向來眼高于頂,時間一長自然就在軍中和官吏之中分出袁氏與外族兩大派系。
袁澤作為袁氏之中第一流的人才,平時屢立戰功,就算是外人也說不出什么來,難得今天他竟然會落敗而“逃”,外族將領當然不會放過這個落井下石的機會。
所以在他們的口中才會強調大涼軍的兵力,強調袁澤是帶著更多的兵力反而敗逃回徐州的。
袁氏眾人也頓時覺得沒有面子。不過大家都是袁家出身,他們無論如何也會站在袁澤一方幫他說話。
還沒等他們開口,袁澤已經頂到了前面,抱拳環顧一周,向徐州文武們行了一禮。
“諸位或許都覺得,我袁澤只是在找借口推托戰敗的責任,從心底已經怕了大涼軍。”
“假如有戰勝大涼軍的希望,我必定第一個沖在前面,絕對不畏矢石,但是我作為南下援軍的主帥,卻必須為將士們的性命負責。”
“主公,我確實是認為長期曝大軍于野外,于我軍不利才會先帶他們回來,從長計議的。”
袁立皺起眉頭,看了看袁澤又環視了一周所有文武,并沒有直接對袁澤發火。
最初,他也覺得袁澤是無膽逃回來的,那時他在氣頭上,思考沒有深入。
但是看到袁澤當著眾人的面兒,依然咬定他是為了全軍安危才會退兵,這樣看起來其中倒有幾分可信之處。
冷靜下來之后,袁立仔細想了想,也知道以袁澤的為人,不至于墮落到遇敵即潰。
“袁澤,難道你真的認為大涼軍有那么強?只有一萬多人,你的數萬大軍都不是對手?”
手下立即有人補充道:“不止是袁澤的大軍,還有其他方向支援的軍隊,到時也會聽從袁將軍指揮,總數已經接近十萬之眾了!”
袁立冷哼一聲,大廳瞬間安靜了下來,無人再敢插嘴。
喜歡陛下何故造反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陛下何故造反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