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澤本人是親歷戰事之人,所以由他說來,更加讓人心驚。
而且徐州軍中也開始有試制而成的炸藥,甚至本想用它們來守衛廣陵城的,眾將有不少人都知道它可怕的威力。
大涼軍對于炸藥的運用必定已經爐火純青,這方面確實輕視不得。
“廣陵軍淪于敵手,我們若要反擊,進攻目標明確,落于有形有跡,大涼軍很容易就能估算出我們的進軍路線。”
徐州軍不可能太順利地前進到廣陵城下,若是把大涼軍的伏擊戰也算進去,憑他們目前手頭的兵力,還真的未必夠用。
當廣陵城落之后,誰也不知道大涼軍會不會從水路“加碼”,派出援軍進一步鞏固這個沿江重鎮。
考慮到這些因素,他們進攻廣陵的軍隊還真的是多多益善,最好還能在水路給大涼軍足夠的干擾。
袁立聽完袁澤的顧慮,已經完全不再生他的氣了,重重頓首道:“既然如此,我們對于廣陵的反擊,務求最大把握,為此多調派些軍隊,多聯絡些幫手,也是必要的。”
孟卓鷹急道:“主公,從北方抽調人手也就罷了,我們豈能主動對徐凌風低頭!而且揚州軍自顧不暇,豈會對我們伸出援手。”
謀士袁通微笑道:“不然!我倒覺得徐凌風是不得不救,他剛剛才打退了大涼軍進攻,若是等大涼軍在徐州站穩腳跟,下一步必定會多面夾攻揚州,他承受得住嗎?救徐州,就等于是救揚州!”
袁立點了點頭:“我會派人持親筆書信往建鄴走一趟的,我軍也要做好準備,盡可能地調配兵力。不過這樣一來,我們在時間上的壓力就非常大了。”
眾將明白主公的意思。
短時間內,他們確實能調來更多的軍隊,但是周圍的諸侯不是擺設。不管徐州軍采用多么巧妙的辦法掩護,時間一長,周邊的諸侯總會感覺些異常,一次試探性的進攻,就可能讓徐州的底牌盡漏。
中原爭霸,最可怕的就是淪入多路被攻的局面,那樣離滅亡就真的不遠了,比起丟掉廣陵的后果更加嚴重。
袁澤嘆道:“這等弊端,末將豈能不知?若要反攻廣陵,除此之外別無他法,要么就直接認虧,再不理會廣陵,在北方另結盟友,共抗大涼朝廷!”
袁立怒道:“我袁氏何曾吃過這么大的虧,若是默不作聲地認虧,豈不為天下諸侯所笑,我袁家還怎么立足!”
“這一戰,我要親領大軍,看看大涼軍是否三頭六臂!”
有袁立這句話,所有的其他意見全都被壓過了,大家只能集中精力思索對大涼軍的反擊之事。
……
議事之后,各將領散去。
袁立帶著袁家親信將領們,再次重申他的決心,無論如何也要打贏這一仗。
袁澤、袁信、袁綜等人各出奇謀,完善作戰計劃。既然決定要打,又押上了這么大的本錢,那就等于是決定袁氏命運的一戰了。
袁信作為袁氏長輩,又是重要謀士,親自請命往揚州一行。這位人選已經足夠表達徐州的城意,之后只能看徐凌風是否能著眼于大局了。
徐揚之爭,聯盟權利,都是利益之爭,而大涼軍對他們來說則是生死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