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大海上就不一定了。海域遼闊,再大規模的船隊,在大海之上也不過一葉浮萍而已,更不用說在這個時代,既無雷達,船速也慢,古天海又能實際掌控大大的海域?
只要他們的船隊夠靈活,膽大心細,縱然在小概率遭遇到古天海的船隊,也能及時甩開,或者乘風沖過去。
他們的船隊也不是白費的,總能在一些危險的海域進行護航。
項陽并不是海軍出身,對于船隊護航的學說認識不深,這方面就只能慢慢總結。
他也有自己的章程,把廣陵之地有經驗的海船船工以及多年出海捕魚的老漁民找來,改進海船的船身。
項陽的要求非常直接,那就是在保證中等海浪不至于傾覆的情況下,盡量把船速提高!
因為海船的特性,哪怕再怎么改造,也會比江船船身更寬,因此江船能裝上的各種武器,海船都沒問題。
他們根本不需要考慮戰船能運載多少兵力,是否有利于弓箭手的射擊,只要保證船速,拉遠與敵人的距離,就可以讓未來的海戰盡量簡化,同時也能更方便地護航他們的運輸船隊。
從荊州過來大量基層官吏與老農,也開始了新的工作。
他們在兩湖一帶試種水稻算是有了點心得,他們現在可以暢通無阻地從南海部眾那里得到更多的水稻。
南海部眾現在對大涼皇帝陛下那可是心服口服,甚至感恩不已。
他們并不知道在自家家鄉隨處可見的稻米對于大涼意味著什么,到底有什么價值,但是他們的船隊每次來,都能滿載而歸。
大涼朝廷會把許多的賞賜給他們裝船,讓他們帶回家鄉。
其中不但有許多他們從未見過的精巧玩意兒,還有許多的武器!
因為大涼軍走的是精兵路線,所以他們對于一般武器的需求其實不算太高,至少他們的鐵匠工坊的產能遠遠大于軍隊所需,那把多出來的武器送給南海部眾就是幾乎沒有代價的選擇。
南海之地相對于交州其實并不缺乏人口,有些南海大島之上的百姓數以萬計,足可比擬交州的一座大城。
他們最大的弱勢就在于百姓太過懶散,二是他們島上極缺鐵器,作戰能力自然不可能與交州軍或者海匪相比。
大涼軍的賞賜,至少解決了他們一半的困難呀。
幾位首領極為感動,單是從這些受贈的武器就讓他們認識到誰是真的對他們好,真正信任他們。
對于大涼軍另外一個有利的點在于,當他們打穿了徐州,得到真正的出海口之后,逼迫著海匪必須分兵。
他們既要幫著交州直接壓制住南海部眾,又要盯住廣陵郡,每一邊的實力都不夠強。
喜歡陛下何故造反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陛下何故造反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