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涼軍分散出擊,再加上各條河道互相被隔開,不可能太方便地進行串聯,甚至傳達項陽的命令。
一支分支船隊擊破敵軍船隊之后尾隨追擊,結果在一處較為狹窄的河道受到敵軍瘋狂反撲。
本來領軍將領也沒當一回事,還以為是大功可期,結果岸上的高處,突然出現大量的敵軍投石機。
大涼水軍瞬間受到三個方向的同時夾攻,即使訓練有素,依然快速陷入潰敗之勢當中。
同樣的陷阱,在兩處河道幾乎同時上演,等到項陽接手下報告之時,兩支船隊損失慘重,而且對于兩條大的支流控制權拱手讓于敵人。
“哼!古天海那小子,花樣兒倒是不少嘛。”
“陛下,以我們的水軍規模,直接掌控這么多的水系支流,還是稍嫌勉強了。”
項陽在地圖上點了點:“從戰術層面,我們確實有可能面對著敵軍水陸兩軍合擊的問題,可是從戰略層面,我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呀。”
楚清清等人這時才回想起,他們之所以冒著一定的風險,領水軍深入敵后,就是為正面的建鄴戰場爭取時間。
若是被古天海一伙從容地聚集起全部的實力北上進攻,在巨大的兵力差距之下,建鄴郡的防守勝算并不高,即使能得勝,也只會是慘重。
敵軍如此規模的反撲,證明敵人的精力已經集中到了南方,那就很難順利地對建鄴發起攻勢了。
若只看兵力的話,梵塔軍自然可以多面出擊,南征北戰毫無壓力。
可是,軍事指揮并沒有這么簡單。
南北兩處戰場是緊密相關的,特別是針對多達四十萬的大軍,若是南方不穩,后勤補給一旦出問題,再多的兵力也會瞬間崩潰。
再者,作為高層將領們,注意力其實是有限的。
北攻建鄴,敵軍已經吃過一次大虧,必須要制定出完善的計劃才能行動,既要保障己方糧道,又要避開敵方水道襲擾。
南面的戰場更加復雜,需要高層將領們投入更多的精力。
陳飛聽到項陽的解釋,又興奮地摩拳擦掌起來。
“我明白陛下的意思了,縱然受到小挫,我軍的進攻也不能停下來。我們給敵軍的壓力越大,牽制他們的時間越長,越能突顯出對方四十萬大軍的后勤壓力。”
項陽不由得刮目相看:“行啊陳飛,你最近開竅了嘛。”
以前的陳飛在一線作戰的時候也非常靈活,不過在大局觀上,其實不太擅長動腦的,更習慣于莽上去,遇到勁敵受到挫折之后再想辦法。
“其實要克制敵方策略,關鍵在于戰場選擇。”
“我們雖未親身經協這兩場大戰,但從戰報所知,敵人必是通過陸上的投石機進行打擊,造成我軍的混亂,才能得勝。”
喜歡陛下何故造反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陛下何故造反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