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涼州軍閥只有私利,對于盟約只怕未必看得很重。若果真涼州形勢變化,張何可能會毫不猶豫地出賣我們。”
“若是背上背盟之名,對于我大涼王朝來說,影響頗大,但對于張何這種武威的土皇帝,卻不會有任何損失。”
易安等人心升警惕,陛下提醒他們的,剛剛他們竟然沒有提前防備到。
經過這次會議,大家對于應對西涼軍的策略都有了清楚的“藍圖”,明白如何做才更有利于大的戰略。
魯鷹等人立即整備第二波入涼州的商隊,而玄甲軍,則要根據得到的涼州地形圖,開始演練將來的作戰。
玄甲軍全數集中到西線,也就意味著,他們短時間內對于岳虎軍,不會有大的動作了。
這也是無奈之舉。
雖然短時間內,可以讓岳虎軍再次得到喘息之機,恢復戰敗的士氣,重新經營后勤調派的大營和塢保,但是任何勢力都不應該陷入兩面作戰的境地。
若是處處不舍,處處進攻,很可能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而且,依靠著神威軍與神武軍的步兵,他們依然能在村鎮之間發展勢力。
這次,他們若能趁著岳虎軍力量收縮的時候,把勢力直接發展到長安附近的村鎮,那下一次決戰,岳虎軍將會更加被動!
陳飛的水軍則是得到最大的發展機遇。
從南方回來的商隊,不負所托地帶回來了幾名精英工匠還有圖紙。
他們得到了整個關中西部百姓的支持,再也不缺少勞動力,很快就在工匠們的指揮之下,伐木造船。
開春之后,渭水的水流量只會越來越大,足以支撐大型戰船在河上作戰,甚至某些支流的水深也不會限制這些戰船。
之前,陳飛的力量極為弱小,雖然在戰場上非常靈活,各種突襲,但是遇到岳虎軍水軍主力卻只能東躲西藏,頗為狼狽。
但是等再次與岳虎軍決戰,陳飛誓要讓敵軍見識下真正的大涼水軍是何等威力!
項陽一邊耐心地等待著西涼的盟約與進一步的情報,一邊開始做準備工作。
讓玄甲軍進行特訓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則是利用關中百姓的支持,搞清楚進入關中作戰的騎兵的行動規律。
他們做了充足的準備,使得西涼騎兵在渭水南岸的劫掠幾乎沒什么成果。
迫不得已,他們只能把目光投到渭水北岸,甚至需要深入到關中與河內之間的地方。
如此深入作戰,即使以騎兵的速度,也要花費不少的時間,只要能摸清楚他們的行動規律,抓準他們出擊的時刻進行安排,那么等他們回軍之時,就可以準備好大禮等著他們了!
再者,通過他們出擊劫掠的規律,也能間接猜估西涼軍的大營內存有多少糧草等物資,這對于項陽后續的大計劃,也是非常關鍵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情報。
第三步,就是兵器的設計。
與岳虎軍的大戰,大涼軍多次利用先進的武器對他們造成了“降維打擊”,項陽當然不會忽略這方面的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