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鎮江,你手下的將士也都是勇烈之士啊,魯真軍還沒有失去理智,若是他們不退,有可能在城下再吃一次大敗仗的!”
魯真軍的撤退絕不是膽小,而是對于危險的敏銳感覺。
攻城的軍隊是最為脆弱的,只要受到襲擊,很容易形成潰敗之勢,而且項陽手上還有一千多玄甲軍未動,對于魯真軍始終保持著極大的威懾力。
如果真的被項陽制造機會,來上一記背沖,那魯真軍想要全身而退都不可能。
吳鎮江笑道:“魯真未必是真的怕了我軍,他更可能對于其他的大諸侯有所顧忌,不想真的跟我們拼到底吧。”
項陽贊許地道:“不錯,可以站在全局的場面來看待戰場了。”
吳鎮江分析得不錯。
魯真軍的實力的確很雄厚。
明明經過了一次慘敗,竟然還能在短時間內聚焦大軍再攻。
但是,當他們繞后的大軍防線被打穿后,注定了此戰不可能快速結束了。
魯真的確不是怕了吳鎮江,他是怕了跟吳鎮江軍打成僵持戰,那么其他的大諸侯,有可能會同時對他發起夾攻,那時魯真就被動了。
“但不管怎么說,這次的危機,算是化解了,將士們的血沒有白流,我們爭取到了擴展實力的時間呀。”
吳鎮江不解地道:“能打退魯真軍的確是好事,但是陛下,我軍只怕是沒有擴大實力的機會了吧?”
“魯真軍的行動,必定會讓其他的大諸侯產生了急迫感,他們也會開始行動,我們沒有擴張力量的余地了。”
項陽搖了搖手指:“現在你們已經是大涼王朝的一分子,只要大涼軍壯大,也等于你們的壯大。”
吳鎮江不好意思地道:“那豈不是要讓陛下派出更多的將士支援到荊州戰場,這,會不會拖累其他戰場的行動啊。”
吳鎮江還是有點覺悟的。
他知道其實大涼王朝現在的日子也不好過,能抽出一萬軍隊來到荊州戰場支援,差不多已經到極限了。
即使大涼王朝快速擴軍,也應該先緩解其他戰場的壓力了。
項陽安慰道:“所以,你們可以在荊州,為增強我大涼王朝的實力作出貢獻嘛,比如說,通商!”
“通商?”
“不錯,之前,我們就已經安排了許多秘密商隊來到荊州,但也因此,交易的規模受限,面對許多敵視我們的勢力區域時,更需要小心。”
“現在,有了你們的支持,就是不同局面了。”
“許多勢力并不知道你們已經投入大涼王朝,這些商隊完全可以打出你們的旗號行走荊州甚至是揚州與豫州各地,而且還能利用大江水道!”
吳鎮江還看不出項陽所說的通商能造成多大的影響,不過,他選擇相信陛下的眼光。
“沒問題,陛下要讓我們如何配合盡管開口,而且還請陛下派出朝中大員,專門監控這些商隊的錢財,我軍絕不從中漁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