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陽剛剛帶著“兩百勇士”凱旋而歸,就接到了楚清清要求面談的邀請。
楚家的態度,算是證明項陽之前的評估沒有錯誤,她們比起所謂的兩湖聯軍,更容易下定決心。
既然那位可以當家作主的楚家大姐要親自見面,那就說明對方的確有合作的誠意了。
但是,對方提出的條件,只能在遠離己方大營的地方見面,那就不得不讓人產生一些疑慮。
陛下的身份實在是太特殊了,為了大戰勝利,陛下在某些方面的本領又無人可以替代,大家只能由得他任性。
但是這種見面,實在是不知道對方會不會出什么手段。
萬一對方心存歹意,即使以陛下的身手,在不知道對方可能暗藏何種手段的情況下,沒有人能保證陛下的安全。
這次,倒是易秋嫻和陳飛力挺陛下。
原因很簡單,他們想不到楚家暗害陛下的理由。
楚家總不可能無緣無故地投靠了孫梟軍吧?現在若要暗害陛下,唯一可能得利的只有孫梟軍而已。
楚清清提出這樣的條件,其實正是看到了項陽作為大涼皇帝的身份。
在此時代,誰不知道作為皇帝的身份金貴,哪怕亂世之時,也不會輕冒風險。
到現在楚家姐妹還不知道那一晚跟楚媛交手的“探子”竟然就是大涼皇帝陛下。
站在大涼將領們看來,楚家這種試探是可笑的,但是若站在楚家人的立場上,以這樣的方式來試探項陽并不算意外。
易秋嫻雖然支持項陽,但也覺得,以朝廷之威嚴,總不能任由別人出手試探,楚清清既然要提出條件,那他們同樣要展現誠意。
“楚家需要向我們證明他們在水上到底有多大的實力,當我軍冒著風險為其創造出突襲機會之時,楚家能調出多少船隊襲擊孫梟軍!”
陳飛質疑道:“然而,現在楚家的船隊也跟兩湖聯軍混在一起,應該不可能將其全部調出吧?那豈不是明擺著要讓兩湖聯軍懷疑。”
“只怕我們提出的這個條件,會被對方誤認為是挑撥之計呀。”
易秋嫻微笑道:“我們又沒有說讓楚家船隊全部列陣讓陛下檢閱,話說回來,楚家真要擺出那樣的陣仗,我們還不敢讓陛下去呢。”
“這個條件,不過是心理計策而已。”
“楚家自己應該也知道,她們提的條件就是一種刁難性的試探,以此來衡量我們與之合作的誠意,對于我們的要求,楚清清也只能口頭說明,難以讓我們看到實際的東西,她們自然處于理虧,之后面對面地談合作,對我們更加有利。”
楚家若真有誠心想要與大涼軍合作,易秋嫻的攻心之計真能起到不錯的效果,同時也是一種警告。
楚家姐妹若真的知進退,就應該知道,這次項陽愿意親自與她們見面,可是已經給足了面子。
“好,就按秋嫻說得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