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成功的突襲之后,大涼軍也需要觀察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一下葛楓的應對反應,最好能讓他們“消化”一段時間,看到大涼軍沒有另外行動的時候,放下緊繃的神經。
正好趁此時間,項陽在陳飛的護送之下,前往大江上的一處隱秘的支流“滾子渡”與楚清清見面。
這個位置是由陳飛所定。
之前吳鎮江軍在正面與孫梟軍作戰,他自己領著小股船隊行動,除了打探大江之上有沒有什么水戰人才,他自然要仔細了解大江水域的地形。
雖說大江面積如此廣大,支流無數,靠著他這點兒人手想要完成一份新式繪制地圖簡直是天方夜譚,不過陳飛總是有所收獲。
“滾子渡”足夠隱秘,絕對不會引起孫梟水軍的警覺,同時這條支流與大江的交匯處被多重“分割”,形成了數道出口,根本無法被提前的埋伏封鎖,而且這里離大涼軍的水軍大營不算太遠。
不過,讓陳飛暗中警惕的是,陛下將他剛剛探得的這處不起眼的支流通知楚家姐妹,她們竟然根本不需要詢問這片支流的具體位置。
也就是說,楚家姐妹早就知道這條支流的地理情報!結合著“滾子渡”與兩湖水域之間的距離,她們對于大江之上地形的掌握,實在是讓人驚嘆。
當項陽的船剛剛進入支流之后,突然看到一艘大約五百料的中型貨船從江邊橫了過來,站在面對項陽這一側,正是三名女子,一齊對項陽輕施一禮。
“楚家姐妹見禮,不知道船上的可是大涼王朝皇帝陛下?”
陳飛先是看得呆了一下,想到了他之前應該就是敗于這三名嬌滴滴的女子之一,心情頗為復雜,然后才反應過來,高聲應和。
“這位正是我朝陛下!慢慢靠船過來!”
提出單獨見面的是楚清清,定下見面地點的則是大涼軍,這方面算是打平了,所以兩方首腦自然都不可能先涉險踏入對方的船上,為可能出現的“意外”留足余地。
隨著兩條船只接近,兩方首腦都覺得眼前一亮,對于潛在合作伙伴的評價升高。
楚氏姐妹本來以為大涼軍乃是自北方而來,南人擅舟北人擅馬,這些北方的戰士在船上的表現只怕會顯得不那么沉穩。
結果大涼虎賁不但各個體型雄壯,而且隨著小船晃動沒有任何不適之感,越來既保持著極高的警惕與威懾,又沒有太多殺意外泄。
在水上能做到如此,說明大涼軍戰士對于水上作戰已經非常習慣了。
而項陽與陳飛首先是感覺眼前一亮。
楚氏姐妹不但是女中豪杰,而且眉目清秀,不似水上討活又落草為匪的兇蠻女子,不愧曾是貴族出身。
同樣的,楚氏姐妹身后所立的戰士,不但兇悍而且紀律嚴整,未得軍令全都規規矩矩地立在那里,將士們的氣勢自然而然融為一體,對抗著大涼軍這邊的壓力,卻又沒有鋒芒畢露的感覺。
能把這些水中悍匪調教成這個樣子,可見楚氏姐妹的手段了。
兩軍“使者”會面,初次談聯盟合作的問題,自然是不能直接展現武力的,所以兩軍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