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假如大涼軍能先破江夏,江陵的杜鵬唯一接壤的就只有靠不住的南方四郡,江陵勢力等于被孤立住,要破滅之就不會有后患了。
“陛下此策太過冒險,末將反對。”
吳鎮江堅定地站了出來:“陛下當知,我軍剛剛占據了宛城與襄陽,如此戰果得來不宜呀。”
“陛下雖有雄心壯志,但是應該一步步穩扎穩打,一旦有失,說不定連現有的戰果也保不住呀。”
吳鎮江一生都是以穩為主,聯絡大涼軍并投靠可以說是他一生中唯一冒的險了。
不僅是吳鎮江,其他的將領也多有抱這種想法。
先攻江陵再攻江夏,本來就是一般人的思路。
至于趙廣最后會不會投靠江東的勢力,現在還說不準,沒必要為了這等事情主動選擇更冒險的策略吧?
項陽說道:“荊州的作用,我已經說過不止一遍,此地將來會有大發展,甚至成為我大涼的糧倉,更是進攻江東的跳板,所以,我絕對不能讓荊州腹地受到潛在敵人的威脅!”
“江夏郡,我志在必得,只要拿到江夏,才能掌控荊州的門戶,讓揚州諸雄無法對荊州造成實際威脅,所以我們才要提前把所有的風險提前掐死!”
大家明白了項陽的決心,也不再勸說,對著地圖開始獻計獻策。
趙廣的軍隊勢力其實也更弱一點兒,但是大涼軍要先攻江夏,最大的難點在于,他們必須要摸清楚杜鵬會采取何種策略,并提前作出預防,否則一旦被江陵水軍掐死他們的后路,大涼遠征軍必將全軍覆沒!
沒過多久,孫梟的殘軍先動了,他把北方剛剛占下來的小城全都放棄,集中兵力護送著物資前來樊城,不過很快主力就開始西移。
目前大涼軍的情報還不知道孫梟聯系到了哪路諸侯,但看他們的架式,明顯是有兗州或者豫州之地的諸侯愿意接納他的大軍,直接擴張實力。
不管怎么說,這一路的威脅算是免去了。
項陽立即下令大軍集結,宛城之地留守一萬之軍,吳鎮江的軍隊守大江北岸,襄陽之地留一萬軍,都是以關中之地的新軍先來填充。
打野戰他們還需要積累經驗,不過守城戰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補充了各種物資特別是炸藥包與小型投石機的主力兩萬五千軍隊則快速南下,水陸并進,直逼江夏。
于白的水軍立即緊張起來了。
于白早就得到消息,楚家船隊在兩湖流域大肆擴張,收服了大量的兩湖水匪。
雖說,兩湖水匪已經是于白的手下敗將,但現在他處于被兩面夾攻的狀態,不能在原地等死呀。
不知道緊急之時,于白聯絡到了哪家諸侯,他也在大涼軍的壓力之下快速集結船隊順江而下,臨行之時還幫了大涼軍一個忙,在大江之上與江夏水軍決戰一場,各有損傷。
項陽探知于白的動向之后,立即下令,大軍以最快的速度前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