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改觀
集訓第一個月是體能訓練,可以說是十分的枯燥。每日,周莽和歐陽燕的要求主要就是讓眾人跑步,打樁。
平均下來,少年們一天要跑一百圈,還要打上兩個時辰的樁。這種強度的訓練對十八九歲的少年來說不可謂不強,但兩位教官非常懂得如何激發少年的潛力,加上勞逸結合,一月下來,眾人完成的十分不錯。
這段時間的訓練,不僅僅讓學員們身體上獲得了增益,同樣讓隊員之間,隊伍之間有了磨合。
就拿張凡這隊來說,云亦本來一個都不認識,一場集訓讓他多了五個朋友。張凡溫文爾雅,天賦極佳,仇壞豪爽坦誠,霸氣側漏,仇集深不可測,古智古力兄弟情深,云亦只覺得自己的隊友實在是十分的可愛。
云亦和這五人在一起,每日有說有笑,既增強身體,也并不寂寞,除了累些日子過得還算愜意。
相處一月,學員們和兩位教官親近了許多,有幾分視二人為師的感覺。不知誰帶頭給兩人起了外號,管周莽叫“大胡子”,叫歐陽燕“燕姐”。二人皆不以為杵,任由他們叫去。
…………
(本章未完,請翻頁)
“燕姐,請問歐陽勝男和你是什么關系?你們都這么漂亮,不會是親姐妹吧?”一膽子大的少年因二人同姓,如此打趣歐陽燕。
歐陽燕雖然知道學員在跟自己開玩笑,卻總是一本正經的答道:“不是,她是我的偶像。”
…………
集訓期間,每天只在正午的時候供一頓飯,是從出云城送來的。周莽和歐陽燕盡量會在眾人吃完飯休息的時候,和這幫年輕人聊聊天,想教導他們走正路。很多次談話中,二人給這群少年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次,無疑是歐陽燕對“多情公子”的評價了。
“多情公子——空余恨”,此人享譽大陸,所創多情榜更是引領潮流,絕大多數年輕人和云亦一樣,對他的感觀本是正面的,是敬佩,仰慕,但是這次聊天之后,不少人改變了自己對空余恨的看法。
無論是周莽還是歐陽燕,他們都不稱多情公子為空余恨,而叫他之前的姓名——楊靖。在他們簡短的故事版本里,楊靖是一個生性頑劣的浪子,幼時還能被楊文山管住,長大了之后浪子本性就顯現出來,才會逼得自己父親和他斷絕父子關系,走上一條“不歸路”。
同樣一個角色,由不同立場的人敘述出來,會給人完全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不一樣的印象。眾少年本覺得空余恨名滿天下,必有他的過人之處,至少是個值得結交的人,而在周莽和歐陽燕的敘述之后,眾少年對空余恨這樣一個“無君無父”的人,突然不再那么敬佩了。
如果說在這個故事里,歐陽燕帶了軍人的立場,那么接下來她對空余恨的“任憑世間乾坤轉,我自瀟灑天地間”的評價可以說是由心而發。
歐陽燕英姿颯爽的道:“男子漢大丈夫,就應該頂天立地,保家衛國。一個男人如果不顧國家安危,只顧自己瀟灑快活,無論這個人名氣多么大,修為多么高,我都看不起他。”
“好!”說到“我看不起他”時,眾人拍手叫好。云亦身在其中,心里五味雜陳,難道自己推崇的英雄,真的是個“無君無父”的畜牲嗎?
歐陽燕通過一次談話,就讓這些少年知道:一個男人終究有他不可推脫的責任。
十八九的年紀,正是構建世界觀關鍵時期,魏國的這個集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難怪魏國比起趙國,君權要集中的多。
一個月后,周莽向眾人宣布體能訓練結束,之后將開始訓練格斗技巧。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