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青虎忍不住笑起來,如何都忍不住。
可惜妹妹裴青羊忙著發呆呢,沒能看見。
————
世人皆知龍虎山是道教祖庭,有黃紫貴人聯袂出現的天師府,有那架傳說中“我不報春春不至”的神奇大鼓,玉渡山有一株萬年長青的古桃樹,樹蔭之大,巍巍然遮覆數十畝……
龍虎山有數不清的大真人,有目不暇接的風景形勝,但是毋庸置疑,近千年以來,唯有一座斬魔臺,最奪人眼目。
威名赫赫的張家天師,歷來有下山降妖除魔的傳統,每一代皆是如此,這些仙風道骨的神仙中人,游歷人世間,一旦抓獲魔道巨擘,更會擒拿回道教祖庭,在斬魔臺上,將其斬首示眾,將其魂魄拘押,永世不得超生。
很大程度上,龍虎山無與倫比的聲望,是在無數兇惡妖魔的鐵血鎮壓后,積累起來的。
壓勝峰斬魔臺,位于龍虎山群山之巔,比起紫氣峰的飛升臺,還要高出百丈之多。
壓勝峰常年云霧繚繞,如果能夠登頂,宛如置身于云海中的孤島,每當旭日東升,或是夕陽西下,所有云濤染上一層金色,蔚為壯觀,偶有蛟龍、鸞鳳模樣的靈物,破開云海,真是仙家境地。
事實上,斬魔臺并非傳聞中那般陰森。
一柄斬魔刀,常年不見蹤跡,唯有龍虎山掌教真人親自敕令,才會現身。
一根鎖龍柱,實則看上去就跟尋常酒樓外的拴馬柱,并無兩樣,等人高而已。
一口鎮妖井,亦是與鄉野間隨處可見的水井無差。
大概這些年斬魔臺唯一的異樣景象,就是多了一位被鎮壓在此的女子大修士,南瞻部洲觀音座,蓮花峰峰主納蘭平生,龍虎山對她態度曖昧,捉而不殺。
今日斬魔臺上,天色清明,日懸中天。
一條青色長線急速飛掠而至,最終一道修長身形飄落在山巔,是一位玉樹臨風的年輕人,身穿天師府尋常道士的灰色道袍,并不背負或是懸佩桃木劍,而是腰挎了一柄極長的長刀。
斬魔臺是龍虎山的三大禁地之一,按家律非大小天師不得登山,一般而言,龍虎山的十數位外姓天師,出于某種不為人知的忌諱,也不太愛來這里。即便是招待貴客,也最多是去往稍矮的飛升臺,主客雙方一同俯瞰人間,欣賞大好山河。
年輕道士相貌英俊,神色冰冷,便是見識短淺的市井百姓,也會覺得此人定是刻薄寡情之輩。
當他看到那位盤腿而坐的女子背影后,眼神才流露出一絲罕見的溫暖笑意。
他也盤腿坐下,坐姿松垮,顯得十分隨意,兩人相距不過一丈。
年輕道士開始自顧自講述,這次下山游覽諸多王朝邦國、名山大川的奇聞軼事,不溫不火的語氣,卻說著驚心動魄、蕩氣回腸的經歷。
哪怕是堂堂一國君主,在年紀輕輕的道士嘴中,都如螻蟻一般,種種縱橫捭闔的帝王手腕,似乎到了他這里,就只剩下滑稽可笑了。
至于那些沙場廝殺的武將殉國、才子佳人的悲歡離合,他更是說得云淡風輕,不起半點情緒漣漪。
惻隱之心,人之常情。
此人仿佛先天就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