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和古代人解釋后現代詞語,得用類比的手法,李寺開始普及知識。
“御膳房我自然是知道的,偶爾也進宮品嘗過幾次御膳。”
趙構點點頭,故作姿態的假裝自己很少在宮里吃東西。
“這御膳房,是不是得供應整個皇宮的飲食?東宮、西宮,無論哪個角落,都得御膳房供應?”
“我們這中央廚房就好比御膳房,當然了,又比御膳房先進。”
“你看,我們現在是三個分號,分別位于臨安城的三個角上。”
李寺擺出了三顆花生米,“你想,如果三個分號都用自己的廚房,會出現什么問題?”
“用自己的廚房會有什么問題?哪個酒店不都是用自己的廚房嗎?”
趙構沒有明白李寺的意思。
“沒錯,所以你去這些酒樓的分號吃飯,菜的味道和模樣肯定是和總店不一樣的。”
“但如果是中央廚房,我們就能保證每個分號出品,能達到八成以上的相似度。”
“不僅如此,還能大大節省人工,提高出品的速度。”
“打個比方,就好像這串五花肉……”
不知道什么時候,李寺已經吩咐人上來了滿滿一桌燒烤。
“如果我在中央廚房把肉串穿好,然后再送到分號進行燒烤,是不是要節省很多人工?”
“中央廚房把所有的配菜工作完成,到了分號只需要現烤和上菜,分號的上菜速度上來了,客人的滿意度也上來了。”
“還有,中央廚房只需要配菜,分號只需要燒烤,伙計們的手藝會越發熟練,也會提高工作的效率……”
李寺說的口沫橫飛,趙構一開始似懂非懂,但是慢慢的開竅了。
“這就好比皇城的禁軍,哪里需要就可以派去哪里,指哪打哪!”
“誒,有這么個意思。”
李寺拿了一根烤大蝦放進了嘴里。
“哎呀,老李啊,你真是人才啊,這么好的主意你是怎么想到的?”
“你別管我怎么想到的,我現在需要在這中間找個房子,建立我們老李燒烤的中央廚房!”
李寺捏了一顆花生米重重的砸到了剛剛擺出的三顆花生米的中間。
“沒問題,包在我身上!”
趙構拍了拍胸脯,滿口答應。
“不過我有個建議。”
“什么建議。”
“我看買不如租。”
“哪里有租?”
“店宅務啊。”
李寺腦子里一搜索,店宅務是宋朝的國營房產管理機構,相當于房產局的公租屋管理中心。
店宅務,又叫樓店務,負責管理和維修宋朝國有房產,并向租住公房的人收取租金。
它的出現很大原因是因為宋朝城市化進程太快,民眾大量涌入城市,帶動了房地產市場的火爆。
很多人買不起房,比如歐陽修和蘇轍這樣的高官。不要說買房,大部分人租房都很困難。
節節攀升的房價和房租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沒房住,露宿街頭。
于是,為了穩定社會,宋朝政府就出臺了“廉租房”政策,搞起了樓店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