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著名學者袁枚則寫了篇《戒火鍋》,對火鍋大加討伐,大概就是說火鍋一通亂煮,對食材的不夠尊重。
所以老北京火鍋是較早流行起來的火鍋,后來大行其道的四川火鍋,只不過是個小弟弟。
四川火鍋出現的時候,大約在清代道光年間,那時候四川的筵席上才有了火鍋的身影。
四川火鍋起源于重慶,剛開始是由挑擔子零賣販子一格一格的售賣煮好的牛雜,有點像關東煮,之后逐漸變成了店鋪形式,用了銅鍋,蘸料也可以自選。
不過,秦檜那天吃了撥霞供,他有心把火鍋的歷史改一改。
那頓撥霞供,依然還是福建口味,宴席上還有主人家從老李燒烤叫的外賣,讓秦檜產生了聯想。
雖然記恨李寺,但是秦檜卻喜愛李寺的老李燒烤,他是真正的吃貨,不會把對人的憎恨轉嫁到食物上。
他想把老李燒烤的味道撥霞供組合一下。
秦檜拿起一串烤羊肉,放到了撥霞供的鐵鍋內,旁邊的官員好心勸道:“秦相,那燒烤是熟的,不用再涮。”
“我知道。”秦檜捏著竹簽把那串烤羊肉在湯料里不斷的攪動,然后拿起調羹舀了一勺湯,小心翼翼的舔了舔。
“嗯,味道好了很多。”
于是秦檜又拿起幾串烤羊肉放到湯料里面涮,直到他調出了滿意的味道。
“嗯,就是這個味!”
回到家里,秦檜閉門謝客,每天在房里研究怎么讓火鍋的湯料嘗起來更有味道,終于有一天,他在房間里發出了一聲怒吼:“好吃!”
秦熺被叫進了房間,秦檜指了指火鍋,說道:“嘗嘗。”
秦熺夾起一塊牛肚,放進嘴里嚼了嚼,眉頭舒展道:“父親,味道真好,你放了什么調料?”
秦檜笑而不語,也夾了一片豬血吃了起來,吃完后他問道:“想不想贏過李寺?”
秦熺喜出望外道:“如何贏?”
秦檜嘴角上揚,把他的計劃告訴了秦熺,秦熺聽得喜出望外。
李寺的天下大劇院終于完工,趙構親自來視察了工作,他對天下大劇院的修建進度和完成質量贊不絕口,他問陪在身邊的李寺道:“這修內司修建宮殿都沒有如此上心,你究竟用了什么手段?”
李寺淡淡一笑道:“老趙啊,你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馬爾肯定跑不快啦。”
李寺把他如何鼓勵修內司的魯螯一干人等都說給趙構聽了,趙構感慨道:“是我疏忽了,匠人確實應該提高些待遇。”
魯螯等人在李寺這里幫忙,除了拿朝廷的一份俸祿,李寺又額外的賞了他們不少錢,他們怎么會不盡心盡力呢?
而給皇上做事,只有行政命令壓下來,卻沒有半點獎賞,他們能按時按量完成工作,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趙構跟李寺約定,正月十五,正式為天下大劇院開門迎客,而第一批客人,就是來京述職的邊關大員,還有朝廷高官。
當然了,一切消費由朝廷買單,趙構對李寺說:“給我辦得熱鬧一點,錢不會少你半分,對了,那個琴草,朕要聽她唱曲,你可不能雪藏。”
李寺哈哈一笑道:“老趙啊,我皇妃樂隊人才濟濟,最近又添了幾個優秀的樂手和歌手,我保證你們整晚都會嗨翻天!”
“嗨翻天?”
“就是持續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