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林森提出要買那把琵琶的時候,主人很爽快的就答應了,但是他指出必須要一百兩銀子,絕無二價。
林森想砍下價,但是他笨嘴笨舌,反倒是引起了主人的不滿。
主人最后告訴林森道:“不是我不愿意割愛,本來這琵琶我是絕對不賣的,但是你今天特意來到我這里,但是價錢一絲不能少,你出不起價,我讓你便宜買回去了,我怕你不會好好對待它!”
主人把琵琶看做是自己的親密朋友,但是寶劍贈英雄,好樂器也要尋到那個能充分發揮它魅力的樂手,主人覺得琵琶給林森,應該會有更好的用武之地。
但是,主人覺得送的東西別人不會珍惜,必須重金請回去,他的這把琵琶才會被愛護的妥妥當當。
“原來是這樣。”聽了林森的故事,李寺心里豁然開朗,這不就跟他當初贖走陳詩詩是一個道理嗎?
吳遠珍本來不要李寺出滿三千兩,是李寺非要補滿三千兩,也是因為李寺覺得,陳詩詩就值那個價錢。
“這里是一百兩,你拿去,務必把這把琵琶買回來。”李寺掏出銀票給了林森,林森屁顛屁顛的又出去了。
李寺看了看晚霞滿天,不禁啞然失笑,這林森也真的是急不可耐,連晚飯都顧不上吃了,也不知道是為了琴草,還是被那把琵琶牽動了心靈。
第二天一早,皇妃樂隊所有的成員不待戴春來提醒,都早早的起來了,因為他們知道,今天是個重要的日子。
吃完早飯,樂隊都陸陸續續來到了舞臺上,他們想再集體排練幾次,從而保證晚上的演出萬無一失。
趙構和李寺約好的時間,是下午的酉時開始,和后世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開始時間一致。
這個時候,正好邊吃晚飯,邊欣賞音樂。
天下大劇院和維也納金色大廳的不同,在于天下大劇院有東西吃。
這其實有悖于專心欣賞音樂的初衷,但是宋朝就這個風氣,沒點下酒菜誰喝酒啊,光聽歌嘴巴卻閑著,實在是太不人性化了。
而且對于李寺來說,那也不劃算,看表演收門票能賺幾個錢,還是賣吃的喝的更有意思。
一過未時,就陸陸續續有人來到天下大劇院了,戴春來很著急,因為他知道來的都是當今的權貴,可是他一個也不認識。
沒辦法,戴春來只好吩咐快馬,趕快去請李寺。
李寺也沒料到有人這么早就來赴宴,其實這也很正常,趙構說的是酉時開始,但這些做臣子的,總不能酉時之后才來吧,那就太不給皇上面子了。
于是保險起見,當然是來的越早越好。
但是來的最早的那位,卻不是蘭竹園的原主人秦檜,而是一員猛將。
李寺接到戴春來的急報,一時也沒有辦法,因為實際上他也不認識朝廷高官,他只認識那個最高的祖宗,宋高宗趙構。
還有個秦檜,李寺也只打過幾次交道而已,其他百官,他是一概不知。
沒辦法,李寺只好去了隔壁的老李燒烤總部,請司馬珍出山。
好在司馬珍在賬房,李寺走過去道:“司馬大人,今天要勞煩你一下,去幫我迎迎客。”
司馬珍原來是計相,相當于財政部副部長,趙構今天要宴請的高官,他幾乎沒有不認識的。
聽李寺說明了來意,司馬珍笑道:“李少爺,我也在今晚的出席人員一列,但我沒想到,有人會去那么早。”
自從趙構的身份被李寺知曉后,兩人的來往比之前更密切,作為唯一一個臥底在老李燒烤的眼線,司馬珍的身份自然也是紙包不住火。
李寺知道司馬珍的真實身份,司馬珍也知道趙構對李寺亮明了身份,兩人交流起來就毫無隔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