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寺解釋道:“這選秀就跟科舉一樣,其實通過考試來篩選合格的藝人,不是像你想象的那樣就靠姿色就行。”
“誰說選妃只看姿色的?”趙構當場否定了李寺的說法。
“哦?除了姿色你還看什么?”李寺對宋朝的選妃制度來了興致。
“不是我看什么,選妃是國家大事,早有祖宗家法。”
趙構給李寺介紹起了宋朝的選妃制度,那真是相當的有趣。
宋代選妃就兩種,禮聘入宮與采選入宮。禮聘入宮的都是家庭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但是皇帝會有意識避免太多有地位的高貴女性入宮,怕形成外戚勢力。
采選入宮的大多出身比較卑賤,一般都是從普通宮女通過姿色或者才藝接近皇帝,得到欣賞從而成為后妃。
再就是伺候后妃的隨后妃入宮的宮女,有些會被賜以一定的外命婦封號,或者授予紅霞帔等名號,皇帝也可以詔幸,如果生下子女也可以成為后妃。
這一點和趙構的經歷是有些一致的。
趙構的母親韋賢妃,長的實在是有些抱歉,所以根本就沒有被趙佶寵幸的機會,那后來怎么有了趙構呢?
韋氏原來是一個宰相的俾女,后來被送給宋英宗,英宗又把他賜給宋徽宗趙佶。
韋氏進宮的時候只是一個宮女,但是跟她同時進宮的有一個喬氏,兩人結為了姊妹,相約其中一人富貴時,不能忘記對方。
這喬氏跟韋氏長的是天壤之別,太漂亮了,不久喬氏就得到寵幸,封為了貴妃。
貴妃是什么級別?那是僅次于皇后的存在,可見喬貴妃升遷之快。能得到趙佶的寵愛,喬貴妃肯定是色藝雙絕。
有一天,趙佶又到喬貴妃那里過夜,一不小心又喝多了。
酒是色媒人,趙佶一喝醉,就要干那事,這時喬貴妃靈機一動,叫來了她的好姐妹韋氏,悄悄跟她說:“姐姐,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于是韋氏用盡全身解數,把趙佶伺候的死去活來,趙佶已經醉了,哪里管身下是誰,只顧欲仙欲死。
這一晚驚天動地,把喬貴妃也撩撥的如火如荼。
趙佶酒一醒就后悔了,怎么宮中還有這么丑的女人?但是普通男人可以提了褲子不認賬,皇帝不行啊,既然寵幸了,多少得給個名分,于是韋氏正式成為了有皇族身份的女人。
但是趙佶對韋氏實在是提不起興趣,以后就連醉了都不會亂來,這導致韋氏非常寂寞,好在她的肚子很爭氣,生下了趙構,這才母憑子貴,開始升級。
崇寧五年,韋氏封平昌郡君。大觀元年二月進才人,六月進為婕妤,大觀二年又升為婉容。
那宋朝的后宮是怎么分級的呢?
宋朝定宮制為皇后一人,統領后宮。根據荀子的觀點,天子獨大,沒有人可與之平起平坐,所以天子的配偶不可以取“齊”的諧音“妻”,只能叫“后”。
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后,改天子為皇帝,并訂定皇帝的正妻為皇后的后妃制度。較完備的后妃制度和等級劃分直到漢朝才實際執行。
第二等為妃,妃設五名,分別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宸妃。妃,本意是中國古代皇族太子、王、侯的正室。后來延伸泛指皇帝側室,另有此單獨位號存在,同時用于東亞諸多地區,如古代的日本、朝鮮、越南、琉球等。
第三等是嬪,嬪設十八人,以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為九嬪,屬正二品。九嬪,指封建社會帝王之妾,等級位于后妃之下,在其他侍妾之上。故既可與妃合稱“妃嬪”,也可與其他侍妾合稱“嬪御”。
宋朝的嬪級又加了婉容、婉儀等職稱,一共十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