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軍依舊在反擊,而木墻也并非臆想的那般脆弱,即便它的確是倉促建造。
羅斯王國蓋木墻基于一套老原則,首先是砍伐大樹后,將厚重木樁以給大船安裝桅桿的模式,安插在提前挖好的深坑中并覆土夯實。
這些厚木樁就是圍墻的基點,大量小型木料依托這些基點拼裝成圍墻。
在羅斯,蓋圍墻的方案都是如此。進攻受阻,那些攻方戰士開始試圖拋去纜繩掛在木墻縫隙,以純粹攀爬的方式跨越圍墻。
如此伎倆效果不佳,試圖攀爬者盡數在十字弓精準打擊下墜落,乃至落在了壕溝那冰冷的水里。
撞門作戰一直持續,攻方戰士們在耗費好大一番攻方后欣然發現木門已經被撞歪,構成木門的那些木料明顯大量裂縫,奈何大門就是不塌。
這就要歸功于守軍堆砌的大量泥土,而這些濕漉漉的泥土已經在連續的降雪中凍得堅硬。
想要破門而入當然可以,前提必須是將門徹底摧毀。而這還只是外墻的作戰。
維捷布斯克堡壘的核心是內城,那才有這最強防御。艾文德與兄弟們還有底牌,不過若非萬不得已,他才不愿意在內城堅守。
畢竟堅守內城,意味著堡壘被徹底包圍,兄弟們陷入絕境。雙方還在互射箭矢,防具精良的守軍戰士字面意義可謂刀槍不入。
考慮到破甲箭非常珍貴,戰士們索性開始隨手拔出敵人的骨簇箭,順手卡槽內。
身子依靠著城垛,僅用雙手將十字弓舉過頭頂,對著敵人的大概位置扣動扳機。
反正敵人站位極為密集,除了那些披著披甲、以及手持大木盾的人,其余人員防具拙劣。
甚至有戰士干脆解開十字弓的固定纜繩,弓臂就是一把進口草原的反曲弓呢。
這樣的戰士背靠城垛,身邊盡是些同伴遞過來的繳獲箭矢。戰士套上扳指,也不將弓拉滿,更不做瞄準,往往三根箭搭在弓弦對空拋射,就靠著地球重力,令大量箭矢以垂直角度攻擊站位密集的敵人。
如此做的人越來越多,艾文德又急忙命令內城的戰士不再保持戒備。他起初覺得東門在如此強襲下很快就會轟然倒塌,結果恰恰相反。
甭管是寒冷將倉促建造木墻內的水分凍得瓷實使得木墻極為堅固,亦或是敵人摸清楚了正確攻城辦法但實力還是窳劣。
既然根據高處哨兵觀摩敵人的確集結全部兵力在總攻東大門,守軍就將主要兵力投入其中。
艾文德和他的兄弟們兵力實在捉襟見肘,依靠動態防御模式不斷修正自己的防守中心。
好在,四座本用作獵熊的、狀態極佳的扭力彈弓,它們終于開始發揮自己的戰術價值。
而維捷布斯克堡壘擁有的彈弓并非這四座。全部的十二座扭力彈弓,非必要不會安裝扭力單元。
負責扭力輸出的纜繩、筋腱平常舒展開,其中破損的股線拆掉,換裝全新股線后涂抹粘稠鯨油或海豹油。
固定扭力單元的是左右兩個棘輪,使得大量股線確保初步緊繃狀態。羅斯王國在這方面已經盡量做到建議性,使得扭力彈弓成為一眾年輕戰士都能自行修理的重武器,奈何艾文德一眾并非專業工兵,經由他們修善的武器根本做不到最佳狀態。
即便如此,本著能順利發射標槍就足夠的原則,全部的十二座扭力彈弓被內城守軍奮力臺上城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