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指出此人傭兵五千,還有騎兵五百。能指揮得動五千人,并從斯摩棱斯克那個位置發兵進攻維捷布斯克,恰恰還是頂著風雪發動冬季攻勢打羅斯一個措手不及。
基于這些情報,留里克無法將愚蠢或是魯莽與那個家伙掛鉤。說實話,留里克確實有了一絲畏懼感。
五千名聽從瓦季姆指揮的部族軍隊,敢于向有著木墻和灌水壕溝的堡壘發動強襲吃了虧的人會想辦法在言語上給自己找補,而處于鄙夷就說敵人各方面都羸弱,以至于說法與現實很可能相去甚遠。
留里克無法全信戰爭親歷者卡爾埃里克松的說法,此人較為年輕還自視甚高,固然是羅斯不可多得的人才,恐怕此人把敵人說得太蠢了。
瓦季姆和他的斯摩棱斯克大軍是弱旅恰恰相反,偏偏是一支恐怖的強軍
留里克不得不考慮一個,所謂維捷布斯克最終被他們吞沒,得勝的軍隊順手繼續攻擊羅斯王國在波洛茨克建立的據點,再迫使當地人向斯摩棱斯克臣服。
留里克覺得自己的推斷有證據敵人有皮甲。斯摩棱斯克人的皮甲如何
留里克已經第一時間見到了實物,就手感而言它輕便而堅硬,用鋼劍砍下去雖有明顯痕跡,砍斷它幾乎不可能,唯一的手段就是鋼劍突刺,靠著強勁的力道貫穿它。
可是,在真正的實戰中敵人往往不是杵著如靶子讓劍士去突刺。大概是牛皮充分浸泡了樹脂,造成了這種特別的皮甲。
其實這種甲衣并不稀奇,羅斯一樣有能力去做,但羅斯掌握著大鐵礦,得以以低成本制作海量的滲碳、淬火處理的鐵片,對著預留的孔,以鉚釘鉚接在皮革上,就兼具了柔軟與剛硬,可比什么勞什子的硬化皮甲更有效。
關鍵問題在于,那個卡爾埃里克松援引戰俘的說法,所謂斯摩棱斯克軍不但有兵五千,幾乎人人穿皮甲。
這種事情就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留里克可不敢拿自己好不容易訓練的新兵去賭。
他再注意到,當自己宣布所有人都要立刻投入作戰,一張張木訥的面容突然因狂喜而自發吶喊。
他們在有節奏地吶喊
“烏拉”。這就是留里克的惡趣味,羅斯傳統的維京戰吼諸如
“哈呀”、
“吼哦”,凡是接受過整訓的常備軍與公民兵,吶喊盡為
“烏拉”。
“不錯,這才像是羅斯軍隊。”留里克對他們的氣勢很滿意,現在則需好生花費一番口舌去告知他們敵人的強大。
“斯摩棱斯克有五千戰兵,每個人攜帶一根鐵矛,一面模仿我們的木盾,甚至人人都著甲”
“敵人由瓦季姆指揮。記住這個名字瓦季姆十年前的叛亂者瓦季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