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人崇拜強者,尤其是羅斯王與丹麥王的結義兄弟。
丹麥社區的男男女女他們拖家帶口迅速將羅斯社區圍得水泄不通,空氣中彌漫著快樂的味道,那些上年紀的人用渾濁的雙眼也看到了羅斯王的真容,不禁慨嘆“他真是王者。”
金發、黃金桂冠、眼眸深邃、很講究的絡腮胡、身材高大、衣著整潔華麗、佩劍講究,甚至連皮靴款式都極為考究。
那些暫住城中的拉脫維亞人本土貴族們也順應潮流來零距離瞻仰羅斯王的威儀,他們得償所愿。這些人的到來對于自己何嘗不是一個機會留里克想著自己不必再公開喊話令本地貴族前來開會,他們不請自來,那么突擊會議就在這羅斯社區的伯爵府大長屋里召開。
開會的內容已在昨夜的篝火盤探討清楚,本族的羅斯社區必然照辦,丹麥社區作為鐵桿仆從也會照辦。拉脫維亞人如何他們據說可能有三萬人的規模,似乎
人口很少,可如此人數與當今的時代于東北歐已經算是龐然大物。
大部分的本土貴族坐著馬拉雪橇和馴鹿雪橇抵達里加,不少人還是昨日剛到。既然羅斯王要來,在國王面前親自表忠心、至少也要露個臉,這樣就是對自己的村莊安全再做一個保險。
于是留里克依舊按照老辦法,所有到場的拉脫維亞人村莊首領,有一個算一個都封為博雅爾,在法理上他們要聽從伯爵斯特坎德的凋零。一個丹麥老移民成為整個拉脫維亞部族的大貴族,似乎這會令當地人暴怒,實則不然,過于歲月里斯特坎德是個好人,而他手握的軍事力量也是拉脫維亞人所依賴的。
難道生活改變了說法上有所變化,本質上似乎并沒變。
只是大家獲悉連住在丘陵地帶的瑟隆人,其地位與整個拉脫維亞部族平等,這令大家頗為意外――那些藏在山溝林地的家伙們何德何能
反正大家與瑟隆人的接觸自古不多,他們怎樣于己都無所謂。
而今羅斯王給了大家發財的機會
糧食、魚肉干、熏制獸肉、鹽、蜂蜜、布匹、皮革制品凡是拉脫維亞人能生產制造的、有關旅行遠足的必需品,它們都在羅斯的采購范圍內。
甚至連修造船只的已陰干木料也在采購清單。
而重中之重的莫過于馬匹和成品箭矢。
留里克羅列出清單,關于這些物資于里加灣的市場價,大家都是商場
老油條,一番探討之后也就無談互相訛詐。一支箭值多少錢,一匹馬價格如何,一磅魚肉干如何,一磅鹽又如何,一切物資清單物資約定好價格。
由于這是里加城市有史以來得到的最大一批訂單,具體而言是首次的軍需品訂單,哪怕是村莊老者也沒見識過這種陣仗。
所有人心里有顧慮,他們不敢公然質疑羅斯王提交大訂單后可能毀約,畢竟如果毀約,摩拳擦掌的拉脫維亞百姓生產制造很多又得不到利益就是很大損失。他們便采取最傳統的方法,就在本城祭壇做一場小規模祭祀,以由諸神為見證者,確保羅斯王的許諾一定成真。
留里克當然是支付得起一筆銀幣巨款,再說,它何談巨款
事到如今一直在波羅的海世界流通的銀幣,乃至一大批法蘭克銀幣,因羅斯擴張戰爭的紅利紛紛流入羅斯統治核心區,羅斯持續飽嘗輸入型通貨膨脹之苦,要緩解這種痛苦,對外擴張刻意消耗國帑與民間財富反倒是一種方法。
因為打仗就需要物資儲備,人口已達三十萬之巨的斯拉夫民眾作為生產者從刻意制造的軍需品繁榮中必然分一杯羹,爛在手里的大量熱錢也開始逐漸流入這些村民手里。
給拉脫維亞人一筆他們非常匱乏的現金,這些人就敢丹麥移民們合伙兒向南方活動,銀幣就是整個歐洲的硬通貨,在許多區域的購買力高得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