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條河橫亙在羅斯軍面前。
文塔河基本呈南北走向,它橫穿整個庫爾蘭半島,其入海口處對羅斯也并非陌生。十多年前羅斯軍首次劫掠哥特蘭的行動,勝利后的船隊恰好就在該河入海口處過夜,彼時的遠征軍對當地的野兔資源記憶猶新。
在文塔河的下游,一些細小的支流深處住著其他的瑟米加利亞人村莊,不過謂之為一種“庫爾蘭人”也比較貼切。
留里克無暇沿著文塔河探尋下游,他給予過河,這就在奧斯坦指認出的、所謂自古以來瓦良格商人渡河淺灘,全軍排好隊伍趕在陽光正好之際快速過河。
文塔河的上游寬度僅維持在四十米左右,騎兵迅速淌水而過,又迅速在奧斯坦的導航下找到了所謂“森林貓湖”。
那是一座奇妙的湖,湖不大卻有兩個出口。
庫爾蘭半島雖不大,“森林貓湖”恰恰處于半島西部的分水嶺處,實則這地方的海拔也就比周圍高一點而已。
不過大軍真的進駐這座留里克一度充滿好奇的湖泊,立馬于它的岸邊,留里克也不禁瞇著眼搖搖頭“這也算是湖一眼就望到頭的水坑,也配說湖”
無意奧斯坦聽到了羅斯王的吐槽,他急著下馬一路小跑竄到留里克的面前,指著碧波蕩漾的水面“這湖雖小,的確是我們的必經之路。”
“是嗎”留里克注意到湖泊的南部,那里的確出現了河道的蹤跡。不
可能那只是一條小溪。“接下來該如何向南走”他問。
“是的,向著南方走就行了,我們只要沿著它走,最終就能抵達瑟堡。”
奧斯坦竭力向留里克解釋這些,實在令人起疑這是在掩藏什么。
放眼望去此地是茂密森林,團狀的林地覆蓋大地,這些“團塊”的縫隙中倒是有通路,不過怎么看都是一些濕潤的草地,乃至是泥坑。
整個環境對陸路行軍并不友好,介于對整個庫爾蘭地區的地貌有基本了解,事到如今留里克也懶得抱怨了。
首先,繼續沿河前進變得不可取,因為它首先得真的是一條河
一條連石塊都沒有的小溪對較大船只而言是災難,瞧瞧那僅有沒膝深的水位,航行長船是癡心妄想,確實僅有能被輕易扛著走的小船尚能航行。
小溪旁的草甸區狹窄務必,以至于它不再具有同行價值。
而這條小溪就是貨真價實的“森林貓河”。
留里克令大軍馬不解鞍得原地休息,他親自帶著一些隨從去湖的南部一探究竟,基于糟糕的狀況果斷做出方案。
大軍很快恢復前進,龐大的隊伍不得不穿行在團塊森林的縫隙中。
一批斥候騎兵的任務并非洞察敵情,這地方怎么看就是人跡罕至無人區,發現熊的概率與逼到人更大,若是奧斯坦說得沒錯,每年過境此地的人類就只是一小撮來自瑟堡的瓦良格人商人,來來回回還都是老幾位。
他
們為大軍探尋一條足夠堅硬、遠離該死的泥淖、還要距離森林貓河盡量近的道路,這實在是一樁苦差事。
羅斯軍的行動速度不得不被庫爾蘭的黑泥所遲滯,留里克現在就算叱責奧斯坦似乎也只是盡顯無能狂怒了。因為奧斯坦所指引的道路并沒有錯,森林貓湖的南出口確實分出來一條流經奇怪的小溪,它最終匯入另一個水坑后,溪流終于變得寬闊了些,它的流向也的卻是一直向西的。
現在的羅斯軍完全沿著當今的拉脫維亞與立陶宛的西部邊境線前進,或者說雙方就是以is河森林貓河為天然分界線敲定邊疆,雙方博弈一番都不覺得虧,實在是這條河的兩岸也足夠的荒蕪。
但在當今的公元843年,is河的一個節點可不一般。
用兩天時間才在森林的縫隙里走了折合五十余公里,這對平素講究運動速度的羅斯軍實在是一種恥辱。雖然沒有工具測量以明確羅斯軍的“龜速”,僅憑自己的感覺,廣大戰士都覺得兄弟們在忙著信馬由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