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身份是神職人員,同時也是一位戰士、一位將軍。
他和自己的祭司們,以及住在這個大定居點的男人們,其主要職責就是守衛自己的大祭壇,以及擔當北部貿易城的大定居點。
作為波羅的族群的一支,“普魯士”是本地人的自稱,其本意簡單干脆真正的男人。
普魯士作為一個松散的部族聯盟,其下
有著多達二十個部落,其中半島區域東北端的便是saba桑巴部,該半島也由該部族命名,即桑比亞半島。
這個名字是“低洼地”與“白色”二詞的合成,其自稱與北方的瑟米加利亞的名稱詞根都是一致的,以至于雙方的語言也能共通。
但普魯士人和北方的那些人自發得做了區分。
無論是庫爾蘭人、瑟米加利亞人、奧克什泰特人,乃至拉脫維亞和瑟隆,這些語言互通部族恰恰沒有瘋狂得在身上紋身。
且說對于紋身必須是藍紋的喜愛,普魯士人比丹麥、瑞典、羅斯更深。
現在,被羅斯海軍意外盯上的正是普魯士人的北方祭祀中心,這里祭祀者長官靈魂、死亡的大神kaitis普斯凱蒂斯,因而這里也是一座巨大公墓。
那些祭司們要在各個節日履行自己的職責,而且最大的職責就是武裝守護它。
以祭壇為中心形成的定居點,所有搬遷到這里的人們都被賦予一項義務保護祭壇。
某種意義上,這里的地位近乎于瑞典梅拉倫湖區的烏普薩拉大神廟,神廟附近的居民一度以當地祭司唯馬首是瞻,而今烏普薩拉作為羅斯王國在瑞典地區的第一神廟,祭司是國王側妃,當地民眾的義務也是守護神廟。
不過在這桑比亞半島,普斯凱蒂斯大祭壇的守衛者們始終面臨著棘手的安全問題。
他們不知道為何祖先要在這個濱海
又靠近瀉湖的位置建設大祭壇,既然這里自古以來就是祭壇與公墓,大家也只好以生命守護它,畢竟也沒有人想到如果祭壇被毀還有什么地方適合重建。
祭司們始終傳說,在大祭壇中矗立的那根古代木柱,其深入地下就與亡靈世界得以溝通。
那位一身藍紋的壯年武裝大祭司,他站在祭壇的土丘上,特別亮出自己前胸后背那壯觀的靛藍色花紋。他左手舉著靈巧的小木盾,右手高舉著以琥珀妝點的法蘭克風格寬刃劍。
大量藍紋戰士聚集在祭壇周圍,他們是祭司們,更多的則是武裝起來的男男女女。
能在這里居住者沒有一個是懦夫,即便是女人也是彪悍的女戰士。
因為它是以大地之神普斯凱蒂斯命名的大祭壇,祭壇神木直達地府,若是在此犧牲可謂平淡一生最輝煌的終結。
他們是不怕死的,或者說戰死可以得到光榮。
這就好比羅斯戰士信仰中的瓦爾哈拉和阿斯加德,它漂浮在夜空中的高天之上,一顆明星就是它。
而在普魯士
人的信仰里,通向地府的通道有很多,冥界是所有人靈魂的歸宿。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后面更精彩
普斯凱蒂斯大祭壇是桑巴部唯一的大祭壇,部族各村也都在祭壇不遠處的林地、小平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