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林公國橫空出世,不過這算不得什么。
新晉公爵沃伊采克知道自己勢力的微小體量,要繼續維持現在的生活就必須依附于強者。昔日是依附盤根錯節的丹麥領主們,而今就是依附更強大的羅斯王。
龐大的羅斯艦隊出現在沃林島北部海岸,這座小小的奧德河入海口之三角洲島嶼有史以來有如此龐大的艦隊光顧,以沃伊采克的認知他有理由相信羅斯王的能力是可以毀天滅地的。
不過,羅斯軍并無計劃在這個名為濟夫納村的小漁村逗留。
但現在羅斯首次獲悉了奧德河口的沃林勢力,留里克尋思著不去光顧一趟也不好。
全軍必須從這個東部水道平安進入沃林島,繼而再進入烏茲納島。
陸路部隊必須以跳島的方式通過奧德河入海口,未免顯得執拗又浪費時間。
留里克看了一眼東部水道的構造,訝異于這水道恐怕還不到一箭之地,如此一來連駁船都省略了。
他臨時安排心腹大將菲斯克“現在你去四個隊伍里各挑二十名強壯戰士,帶著斧頭立即伐木,我們就在這里搭建浮橋。”
罷了,他又給剛剛登陸的步兵旗隊以命令,兩支登陸旗隊官兵這就將半擱淺的長船一字排開,船只排成墻而將水道填滿。
是駁船渡河還是制作浮橋,這一切皆由留里克的審時度勢。一般而言水道寬度不足一般短木弓的拋射射程,就可以堂而皇之快速伐木造橋。
公平的說,當前在濱海林地伐木羅斯軍可不必擔心什么“防風林問題”,濟夫納村的人們靠捕魚為生,輔以種一些蔬菜、飼養少量禽畜過日子。因而他們反倒更需要木材資源,如此蓋房子、修善自己的漁船。
伐木是一個技術活兒與力氣活,即便是羅斯戰士靠著北歐的“楔子定向伐木”招數砍大樹也很消耗體力。
留里克需要盡快創造一座浮橋,于是大船上運來十把款式巨大的雙人鋸。
那寬制鋸條本就是一根長鐵條不斷敲打而得,在經過滲碳處理后整體頗有彈性和韌性。每一顆齒都是鑿出并打磨得盡量鋒利,齒部再經歷熱處理使得它足夠堅硬。
鋸子,這在小小的沃林城是絕對的稀罕物。
它甚至是羅斯王國的特色工具,只需兩名戰士不斷得拉扯,碗口粗的松樹輕易就倒了,更大的樹則需多人合理操持雙人鋸,即便如此他們付出的體能也遠少于用斧頭砸,而效率也更快。
長船陸續并排安置,船艏船艉的凸起紛紛以纜繩捆扎。那些剛砍的樹干多是碗口粗,這些松木被剝離全部枝杈后通通鋪在船上。拜東部水道水流舒緩所賜,羅斯軍突擊造的浮橋不必過于擔心水流的推動,它仍被推出了弧度對整體并無大礙。
雙人鋸、斧頭快速伐木,大量長船拼裝為浮橋,于是騎兵和后續規模龐大的鹿群開始從容過橋。
時間才是中午,龐大的羅斯軍陸路部隊就開始以極高的速度進入沃林島,而他們的階段性目的地就是奧德河口的中部水道。這一切沃林公爵沃伊采克都看在眼里,他衰老的心臟又開始青春躁動,僅僅是造橋也是彰顯了羅斯軍別樣的強大。
沃伊采克是眼睜睜看的一片樹林突然消失、一座浮橋突然出現的。
更多的人抱著欣賞的態度來圍觀這聞所未聞之奇景,平凡的漁民在今日看了熱鬧,話題足夠他們飯后閑談數月有余。漁民更注意那些木料,所謂羅斯軍在過河之后想必也不會再要那些松木了。
對于本地人因生產生活工具的落后,伐木也要付出巨大的成本。現在羅斯人幫助自己砍了很多樹,好木材可修善房子的房梁、隔板,更能修理船只,再不濟也可作為今冬的取暖燃料,而這一切本地人不需支付任何酬勞。
留里克站在這里,興致勃勃得看的自己人通過浮橋。
他掐著腰欣賞自己的偉大,眼角也注意著一直圍觀進度的沃林公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