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貝克的披甲騎兵多達一千騎,即便很多戰士只在軀干、手臂處有一層較為單薄的鎖甲,再輔助皮革后可是顯得先不可摧。
騎兵達到這樣的規模后,米斯圖伊給部下分成了十隊,靠著十名百夫長指揮。所有的百夫長都來自呂貝克本城,其身世也是知根知底,或者說他們清一色是納科尼德家族的旁支小貴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
繼續后面精彩內容
米斯圖伊有三個兒子,長子阿納多格待在柳比采堡壘坐鎮。長子是一個惜命的家伙,老父親雖無可奈何,倒是在這大爭之世,在大后方有一個追求穩定的兒子坐鎮對整個呂貝克是一件好事。
他帶著另外兩個年紀較小的兒子遠征,或者因為注定在身份上比不過大哥、無權繼承最高爵位,兩個年輕人更有著沖勁。
法蘭克內戰給了很多人機會,兩個年輕的呂貝克小貴族渴望通過戰斗建功立業。而他們的老父親也希望自己的兩個兒子能利用戰爭,在南方地區得到一些新的封地,這樣即解決了兒子們爭權奪勢的親情危機、也實在為奧伯特利迪特開疆拓土,呂貝克的影響力就更大了。
老父親與兩個兒子統領呂貝克騎兵,十位百夫長兢兢業業。
呂貝克軍的管理模式固然遠遜于羅斯軍,也是遠勝于那些森林部族的。
在這里,米斯圖伊的一個疑問終于解開了。
原來羅斯人馱運輜重的從來不是馬,居然是趨于滅絕的馴鹿。
馴鹿在呂貝克地區的過去較為常見,奈何民眾向森林方向擴張,大量獵人在肆無忌憚狩獵后馴鹿群早被消滅,普通歐洲野鹿的數量越來越少,森林豹更是被殺得罕見了。
這一次米斯圖伊帶上了花豹皮裘,它是特殊的御寒物,非必要是不會穿戴的。
殊不知每一名羅斯騎兵都將他們各自的北極熊皮外衣打捆后捆在馬鞍。它真的非常厚實保暖,于是卸弦的筋角弓彎折得好似一個大圓環,直接塞進皮衣里一并打捆,以免角弓損壞。
因為羅斯騎兵不止一張弓,最有戰斗力的角弓非大戰不使用,一般作戰就是狩獵為主的短木弓,卸下弦后就是一根彎折為弧形的拓木,若搭配優質箭矢,對付一般無甲敵人完全夠用。
米斯圖伊訝異于羅斯軍的騎矛并不多,反倒是人人都是騎射手。哪怕他老眼昏花也能看到每一騎的馬鞍處懸掛著箭袋,那里可是滿登登的箭吶還有明顯的一根木棍,怎么看都是卸弦的弓。
他也在評估著羅斯騎兵的戰斗力,過去只聽說這群家伙有著恐怖的戰斗力,現在可以零距離觀摩后反倒覺得傳言就是夸大其詞羅斯騎兵也不像是傳說的彪悍。
在這個時代,呂貝克萊茵運河并不存在,呂貝克正南方是一大片缺乏河流的平坦區域,僅有一批可輕易淌水過的小溪。
特拉沃河的源頭在呂貝克的西南方向,而聯軍一直向著正南方前進。
第一個夜晚,聯軍在森林庇護下分開扎營,趁著共進晚餐的機會留里克也從米斯圖伊嘴里獲悉了有關拉策堡更詳細的消息似乎也沒什么重大意義的消息。
“原來整個奧伯特利迪特被標注為拉策堡教區,這一屆主教叫做亞當。拉策堡的主教坐堂在湖心島中,有土堤與湖岸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