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杜伊斯堡的遭遇可謂意外之喜,雖然老埃里克從始至終都不是老羅斯部族人、也未曾在過去直接為自己效力,那也是間接的效力者并未羅斯利益立功,留里克對這種人頗為欣賞。
人各有志,留在該地的羅斯人、瑞典人和丹麥人,無論出于什么原因離開的北方,他們現在都已經皈依天主,基于原則留里克無法將他們視作自己人,倒是可以認作是“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
對于后者,他們仍舊基于北方的傳統崇拜英雄,老埃里克和伙計們仍舊愿意為羅斯王效力。至少他們很清楚,黑狐大人只要見到羅斯王一定會宣布聽命,屆時兄弟們即可名正言順與第二輪的羅斯遠征軍一起行動咯。
長屋里充滿著歡快笑聲,留里克慷慨得拿出一批糧食犒勞這些迎接大軍的山河故人們。
為了助興,十頭馴鹿被突擊屠宰,鹿肉盡為大軍分享,老埃里克和他待在杜伊斯堡的兄弟們也分得一塊烤肉。
已經快三年了留里克很高興自己當年的計劃落地生根,也訝異于事態的發展已經超越了自己的管控。當年自己點名外派的黑狐有著過強的主觀能動性,比起做一個商人,這個年紀輕輕的小胖子極具攻擊性,又狡猾得如同狐貍。
這一夜留里克和他的將領們,與老埃里克與其伙計們暢談甚歡,關于科隆地區那些所不知的事情,留里克現在愈發明晰它的細節。
原來,當年小小的杜伊斯堡就是因遭遇菲斯克本人的襲擊而衰落,本地人向著魯爾河上游逃亡,另有一批逃入了科隆城。
當戰爭結束后,作為明顯可作為歇腳地的它,又因魯爾河橋的存在,往來長船毫不猶豫將這座小小的廢城作為停泊地。
再到843年開春,經過一個冬季的蟄伏,羅斯的第一波遠征軍與拿騷科布倫茨軍可謂沆瀣一氣得偷襲了梅茨,再帶著戰利品凱旋,那些金銀戰利品為建設新據點了物質基礎。
拿騷科布倫茨伯國的女伯爵索菲婭依舊只是個小姑娘,黑狐現為威斯巴登男爵,他仍舊在今年帶兵劫掠。這恰恰是路德維希希望看到的,他不必支付任何的軍費、報酬,就有一群狂犬對著自己的敵人一通亂咬,打擊了敵人也進一步孤立了待在斯特拉斯堡堅決不讓步的“羅馬皇帝”洛泰爾。
黑狐才是這個伯國的真正統治者,斷了一顆牙、另一顆門牙因牙周炎幾乎暴露牙根的老埃里克就成了戰爭急先鋒。
因為科布倫茨在戰爭時期就是戰場所在,大量民眾已經撤到河對岸的蘭河河谷,在經過拿騷本城后很多人已經搬家去了上游的林堡,即為奧伯特利迪特人、能征善戰的瓦迪之封地。
科布倫茨的居民比戰前少了很多,一大原因就是它直面法蘭克大軍可以進攻的方向。吃過大虧的居民保持謹慎,現在當地一座防御堡壘也建成,守衛拿騷本城的戰士們現在就在科布倫茨駐扎。
基于大分封的成果,凡是參與特里爾、薩爾河劫掠的戰士一律封為騎士。數百名說著諾斯語的北方人搖身一變擁有騎士封號,可惜他們幾乎都沒有明確的封地。
就算拿騷科布倫茨伯國的領地變得很巨大,奈何它的領地多在正義地區、一直面臨戰爭威脅,亦或者定居點已經在戰爭中被摧毀,大量的荒地讓善于捕魚、砍殺的戰士墾荒也不現實。
于是大量的戰士空有騎士稱號,也都娶了妻乃至做了父親,家眷多安置在拿騷本城,偏偏沒有可供自家獨立經營的產業。
杜伊斯堡成了由拿騷科布倫茨伯國事實管理的市鎮,一批戰士也帶著自己的家眷從拿騷遷移至此。他們興建長屋、修造碼頭、看管著魯爾河木橋,雖仍繼承著杜伊斯堡的地名,這里儼然成了以諾曼人為主的定居點。
但對于科隆,沒有人可以說杜伊斯堡的人們就是野蠻人。
他們是名正言順的附庸拿騷科布倫茨的小貴族,杜伊斯堡也是實實在在的、在法理上信仰天主的軍事據點,最重要的是當地的戰士都是科隆的盟友,他們的存在對科隆本城非但不是威脅,恰恰是安全保障。
科隆大主教在官方層面認可了杜伊斯堡當前的奇妙局面。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