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毀滅恰恰能帶給弗蘭德斯巨大機會,到時候四面開花控制大大疆土,自己搖身一變成為大公,這種妄想似乎不再是奢望。譬如,博杜安很想吞并拉蒙高、馬斯高,以后就以西南部的阿登森林與馬斯河為新興公國的邊界,與其他勢力劃界,也就是幾乎擴展成“比利時”的模樣。
而這就是他設想下自己勢力的理想疆界。
博杜安已經加入內戰,只是他的軍隊始終處在伯國的邊境區域,尤其是安置于里爾、布魯塞爾兩個邊境要塞。他必須守衛著這兩個定居點,以控制能進入低地的羅馬大道交通線。
三年前與羅斯王于安特衛普的戰斗他損失慘重,現在雙方恢復和平乃至構建聯盟關系,就長久眼光而言弗蘭德斯也能擁有快速發展的機會,但戰爭的失敗帶來了嚴重的人員損失,使得博杜安在幾年時間內幾乎缺乏帶兵遠征的能力,少數精銳與可以快速征召的民兵基本只夠保衛領地用得。
就算博杜安已經花錢雇傭了一批皈依天主的丹麥裔戰士,要維持一支二百人的“北歐衛隊”就夠他每個月支付一筆巨款。
于是關于戰爭的態度,博杜安的態度是一貫的。
既然已經非常熟悉的哥德堡伯爵藍狐依舊是羅斯王任命的重要將領,與他一如既往的積極合作就夠了。而在正式宣傳上,博杜安依舊高調宣稱我支持路德維希。
本
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后面精彩內容
他真是狡猾的男人,支持路德維希令其在政治上占據優勢意味著整個低地都支持他,其勝利后還得感謝自己。支持羅斯軍隊的方式則十分具體,就是為羅斯遠征軍后勤物資,且以銷售的方式做供應,弗蘭德斯不必親自出兵就能發一筆戰爭財,再以財富招募更多武裝農民、乃至是收買更多的丹麥裔戰士給自己做傭兵。
如果沒有那些碼頭的人力杠桿起重機,將大型艦只運載的物資設備運抵倉庫,整個過程少說也要不眠不休得干上一周。
尼德蘭本地有著大量的農民愿意為掙一筆錢來充當搬運工,除了支付給沒人一筆銀幣和銅幣外,每日量大管飽的煮麥子和熬爛的魚糜就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抵達萊茵河的遠征軍在舒服休息兩天后,旅途的勞頓基本因充足安穩睡眠抹消。
他們在沒有收到羅斯王的明確命令前,就抓緊時間在豐饒的萊茵河口海域、澤蘭島海域開始捕魚作業,以機智的“埋網漁火捕魚法”,他們在掠奪本地極為豐富的鯡魚資源。
遠征軍趕上了儒略歷八月底開始的傳統北海鯡魚捕魚期,捕魚期會在第一場雪后結束。所謂游弋的鯡魚群在溫暖期吃掉了大量養料,它們必須儲備大量脂肪以地域北海和茫茫北大西洋的低溫,而這些魚油、蛋白質對弗蘭德斯和尼德蘭的民眾非常重要。
以漁火誘魚,埋在水里的網快速升起,整個被吸引的魚群中的大個頭盡收網底。技術剛剛隨著羅斯人和瑞典人擴散到低地國家,當地人才剛剛開始學習。
現在每個夜晚萊茵河口都亮起密集漁火,再到天亮大量漁船返航港口,卸下的鮮魚意外得已經可以滿足遠征軍當天的伙食,并有富余。
一批本地婦女被招募做工,她們負責大規模處理捕撈到的鯡魚鱈魚,而最直接的酬勞是允許她們帶著富余漁獲帶回家與家人享用。
即便現在氣候越來越冷,上岸的鯡魚很快開始腐爛,被招募的女工必須快速行動。每一條魚掐頭去尾,剖掉內臟后并不去鱗,一條又一條的魚肉片扔到藤筐里直接供應軍隊。她們全天候勞作,多出的魚肉條烘烤干燥充作儲備糧。
龐大艦隊的主力艦與大部分武裝貨船并不會深入萊茵河腹地,最大的障礙正是大型船只已無法依靠劃槳前進,蜿蜒河道難以利用風力航行,沒有航行自持力的她們在喪失風帆效能后只能通過劃槳長船拖曳。
萊茵河并非平靜河流,即便是枯水期它的流速也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