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里,查理不禁疑問「雷格拉夫,你的命運究竟如何」
一位王者懊惱于自己是母親的工具,另一位王者渴求母愛。
雷格拉夫不知道如果自己母親瑪利亞活著,自己在羅斯將有怎樣成長。
眼前塑像,圣母就叫瑪
利亞她懷中的嬰兒
觸景生情,他抬頭凝視塑像,逐漸愁眉苦臉。雷格拉夫沒有大哭,但兩行熱淚化作溪流,身前的石板為之濕漉。
難道痛哭也能裝嗎
大主教阿基烏斯大吃一驚,心想這孩子定是經歷很多事才如此痛哭。當然在大主教六十年的人生里,還是首次見到有貴族面對圣母像痛哭的。
大主教默默走近,輕輕撫住雷格拉夫的金發頭顱,安慰道「我的孩子,一切苦難都將過去,圣母將以她無限的仁愛,永遠愛著你。」
本來這就是萬金油的安慰,雷格拉夫聽得真切,于是在非常嚴肅安靜的大教堂里,獨有一個男孩嚎啕大哭
哭聲不是什么問題,今日是阿基烏斯正式見到傳說里的雷格拉夫。
這孩子有半個麥西亞王族的血統,生長在諾曼人的世界里,看來心靈沒有被野蠻人污染。
難怪北方圣人埃斯基爾要做男孩的教父,這孩子會是虔誠的好人。男孩可以是一個例證,野蠻人的后代也可以虔誠。
也許,男孩終將得到「虔誠者」的綽號,就像已經故去的路易。
在大教堂的突發事件實在為雷格拉夫爭取了太多好感。
各地本篤修會間信件到處傳,有關雷格拉夫的事早已不脛而走。指望一個軍事貴族弭兵不可能,這小子手握重兵,他是如此年輕,定然要攻打某個目標。
也許,繼續戰爭是為了最終和平的必要的罪惡,有可能這個男孩可以保留很多良知。
大主教也不奢望一個諾曼人真的可以成為「虔誠者」,但就今日雷格拉夫的表現令波瓦蒂爾當地修會感動,接著描述今日情況細節的信件會送到桑特。
桑特大主教作為阿基坦地區最高貴的大主教、有資格競爭羅馬教廷教宗的尊者,會針對雷格拉夫做出重大正面評價。
于是,或是有意或是無意,演出取得極好效果,那在圣母像前的痛哭,引得所有教士憐憫。
哪怕大主教阿基烏斯很快獲悉,雷格拉夫的痛哭是觸景生情了。
會帶兵、會訓兵、對大貴族規規矩矩、對教士虔誠,有一說一,伯爵伯納德很欣賞雷格拉夫的表現,也進一步遺憾自己的兒子一樣也不沾。
他們離開了大教堂,雷格拉夫在陽光下擦干淚痕。
對于剛剛的嚎啕,他暫不做任何解釋。
他的手肘被查理熱情地握住,如此親昵就像是大哥握住弟弟。
查理熱情洋溢「想不到你是真正的虔誠者。不過,教士們的圣餐都是些寒酸的黑面包和菜湯,本王為你們準備了一場盛宴。來吧」
說著,查理就高高興興拉扯著雷格拉夫向他的行宮走。
盛情難卻雷格拉夫不得不加快腳步,也引得那些待命的士兵們緊隨其后走向城市廣場的另一邊。
卻說敦厚的波瓦蒂爾圣母大教堂,它在十世紀末的一場火災焚毀,頂部木梁垮塌后就剩下石臺基與黑黢黢的斷壁殘垣,新的哥特風格圣母大教堂在臺基上復建